中國外匯政策
2009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重大外匯政策頻出,并在5月份形成一個小高潮,一個月內出臺的重大政策多達3項,力度可謂空前。除了公開披露的信息,記者了解到,中國外匯政策為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穩定外需的政策措施,明晰貿易信貸登記管理職責,改進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系統,促進貿易便利化,外匯局6月10日又下發通知,進一步完善企業貿易信貸登記和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有關問題。中國外匯政策為了支持地方外經貿發展,不少地方外匯局也煞費苦心。以廣東為例,針對企業進出口貿易外匯業務項下普遍存在的困難,當地外匯局特制定了5項便利化措施,包括放寬企業遠期收匯備案辦理時限的措施等等。
外匯局出臺的一系列外匯政策主要涉及資本項目,既有便利資本流入的、也有便利資本流出的,中國外匯政策在此前沒有這么大力度和大密度地出臺過便利資本流出入的政策。如果說有一條主線的話,我認為是在加快我國資本項目開放。中國外匯政策出臺的背景大體有三個方面:一是近期我國利用外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從穩定外資的角度看,確實有必要清理一些已經沒有必要的管制政策;二是配合企業“走出去”的需要,又加之當前被部分企業視為國際并購的好時機;三是當前在積極推進的人民幣國際化也有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的需要。這些政策的目的是與政策背景或政策需求相一致的。
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已經得到國務院批準,其中,香港金融業進入前海準入條件將適當降低。分析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是促進深港、粵港融合的又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提升內地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前海概念股也有可能遭到短期炒作。
國務院表示,通過深圳前海先行先試政策,打造現代服務業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集聚區、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的引領區。中國外匯政策支持前海在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允許前海探索拓寬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渠道,配合支持香港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
外匯局指出,我國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和暢通的購匯渠道,完全可以滿足商業銀行、企業等合法的購匯需求。如果企業或銀行需要外匯用于對外貿易和“走出去”,中國外匯政策隨時可以用人民幣資金購匯,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礙。而簡單地采取外匯儲備貸給境內銀行的做法,將進一步減少購匯,相應加大央行購匯壓力,不利于宏觀調控。
政府始終根據國際收支的平衡情況來出臺外匯的政策,把我們的政策儲備不斷地往外拿。今年外匯政策的價值取向非常的復雜,心態也復雜,政策也復雜,就在于整個世界經濟的框架使我們不敢確定是堵還是擋,是堵熱錢還是擋資本的外流。
根據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漲幅創下33個月低點,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環比出現五個月來首次轉正。分析人士預期短期內通脹將不足慮,同時隨著經濟底部企穩,未來政策料延續目前的基調。
人民幣匯率以及由其引申出來的中國外匯政策問題,成為國內爭議最多的經濟話題之一,中國經濟運行以及經濟政策已經能夠對他國產生重大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利益沖突隨之日益增加。在這個全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里,國際社會開始感受并且重視中國因素,為了自身的利益,有的國家必然會施加各種壓力以影響中國的政策走向,并與中國發生不同形式的經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