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分類:)基金投資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份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基金投資是由基金托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后共擔投資風險、分享收益。通俗地說,證券投資基金是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交給銀行保管,由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于股票和債券等證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

基金投資
基金投資主要優勢
⒈具有專家理財的優勢(投資技術、信息靈通、國家政策領悟等)
⒉具有積少成多的優勢
⒊注重投資組合,分散基金投資風險
⒋費用相對低廉(有稅收優惠)
⒌透明度相對較高(開放式基金)
基金投資四大陷阱
第一,常識性錯誤。基金既然能夠取得優于儲蓄存款的收益,就應當將儲蓄存款及時轉換成基金產品,而不必要將資金躺在銀行里。這種為了資金增值的想法本身并無非議。但不同的投資者的經濟基礎和抗風險能力均是不同的。
第二,經驗性錯誤。對于投資者來講,對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基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認可,是投資者看好基金的一種表現。但并非具有經驗的基金管理人均會在實際的基金投資中取得良好的投資業績。經驗有時也會出現失靈的情況。因為不同的市場環境需要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第三,利潤陷阱。由于2006年的證券市場的火爆行情,使投資者在基金的投資中賺得盆滿缽滿,從而引發了基金投資的熱潮。這種基金投資的非理性沖動,直接引起了2007年基金市場品種和規模的擴大,從而進一步增進了投資者對基金投資未來收益的預期。放大基金收益的現象在投資者中成為一種流行色,把基金潛在的投資風險得到了進一步的掩蓋。認為投資者只要參與基金產品的投資,就能賺得較多的投資利潤。而不顧基金品種的實際表現。
第四,損失陷阱。基金潛在的投資風險,將會伴隨證券市場環境的變化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釋放。但把基金當作不會損失的投資產品,明顯是有失偏頗的。因為凈值越高的股票型基金,當其持倉品種較重時,一旦遇到證券市場調整,暗含的投資風險和損失是不可估計的;歡迎觀看基金投資的。(更新時間:2017.3.18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