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明年外資流入節奏如何?
11 月8 日(周五)凌晨,隨著MSCI 年內第三輪擴容落地,其第一階段擴容“三步走”計劃也接近完成。2018-19 年,國際三大指數相繼完成A 股的納入與擴容,后續擴容如何推進以及如何影響明年外資流入節奏,成為當前市場主要關心的問題,本篇報告就圍繞該問題進行解讀。
1、MSCI 年內第三輪擴容落地,將帶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增量。11 月8 日凌晨,MSCI 三季度評議結果公布,MSCI 將迎來年內最后一次擴容。此次擴容,A 股納入因子將提升到20%,于11 月26 日收盤后正式生效。此次擴容預計將帶來約333 億美元增量資金,約合2330 億元人民幣,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增量;且伴隨擴容正式生效,約466 億元人民幣的被動型跟蹤資金將在生效日集中流入,單日入場規模有望再創新高;此外,中盤股獲首次納入,且從邊際影響角度來看,預計本輪中盤股將更為受益。
2、“三步走”計劃完成后,MSCI 明年擴容將如何推進?根據經驗推測,明晟年內“三步走”擴容計劃完成后,至少會有半年左右的窗口期決定A 股下一步的擴容進程。相較于臺、韓市場,MSCI 在A 股的擴容節奏可能更快,一方面,隨著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的推進,A 股受到國際投資者關注度顯著抬升,另一方面,富時羅素、道瓊斯與MSCI 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從去年以來三大國際指數爭相納入A 股,且節奏不斷提速;其次,考慮到A 股市值規模占比較大,MSCI 對于A 股的擴容更接近于“少食多餐”,即循序漸進式分步驟提升納入比例。
3、即使國際指數擴容暫緩,也不影響外資長期入場趨勢。從國際經驗來看,MSCI 擴容間隔期,外資仍會保持單邊持續流入趨勢。事實上,MSCI 納入時點與外資入場節奏并不完全吻合,即使明年國際指數擴容暫緩,也不會影響到外資長期入場趨勢。
4、A 股國際化仍在初級階段,外資流入是大趨勢長邏輯。截至2019 年三季度,境外機構持有A 股總規模1.77 萬億,占A 股流通市值比繼續提升至4.0%。去年以來的系列報告中(詳情參見20190702《外資流入仍在初級階段》),我們已經反復強調,無論從時間、空間還是對外開放進程看,外資流入仍在初級階段。從海外市場納入MSCI 的歷史進程看,MSCI 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指數,而更類似一個全球資金配置的認證書;臺灣韓國等地區都以MSCI 納入為標志,對外開放全面提速。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仍在全速推進,國際資本的進入渠道不斷拓寬,且中國資產無論在估值還是利差上都有顯著優勢,未來外資仍會有相當長期的持續單邊流入。
風險提示:1、海外市場波動加劇;2、匯率貶值風險;3、MSCI 擴容或入富不達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