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市場風格的主要變量-實體經濟與金融的新搭配、國際關系有所緩和 中國概念相對吸引力上升
股市超額收益歸因、市場風格特征及前瞻
美股穩健性較強,新興市場波動性較大
國際化紅利消退、全球經濟趨緩背景下,新興市場較難實現超額收益;但在2020年,拐點臨近
預期2020年:中國股票相對美股吸引力上升
美國稅改對美國企業盈利能力的正面影響持續,在全球貿易及國際關系變局期,美國擁有最優質的企業群、人力、科技和制度條件、美股資產回報率和長期配置吸引力明顯較強。不過,在可見未來,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在開放過程中將大幅利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股票。
從簡單市價指數來看,恒生指數在收益、風險,在險收益明顯好于全市場主要上市標的。從五年長周期來看,恒生指數的年均對數收益率/ 按日對數收益年化波動率,明顯好于恒生綜合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其中,恒生綜合指數覆蓋個股數量為484只,涵蓋港交所主板總市值最高的95% 的股票,其5年收益及波動性的表現值得投資者關注。
大市值企業的收益和風險指標明顯好于中小市值股票。(1)在市價階段性回報方面,大型股在2019年年內、近3個完整日歷年均持續明顯跑贏中型和小型股份。(2)數量眾多的中、小型股票的平均回報及在險收益明顯低于大型股。我們認為,規模風格特征較顯著差異的形成原因和背后的驅動因素主要在于各指數構建成分股的行業分布、指數代表企業的基本面情況、以及主要資金在應對宏觀環境變化的大類配置策略。(3)按最大上漲、回撤,收益標準差分析框架,恒生指數在長期呈現明顯的穩定性。
按最大上漲、回撤,收益標準差分析框架,我們也觀察到恒生指數在長期呈現明顯的穩定性。不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市價和波動分析框架并未包含對企業基本面和估值的分析,主要代表近年市場表現的規模風格因素。
我們認為,規模風格特征較顯著差異的形成原因和背后的驅動因素主要在于各指數構建成分股的行業分布、指數代表企業的基本面情況、以及主要資金在應對宏觀環境變化的大類配置策略,大市值企業擁有超額收益的這一特征將大概率在可見期持續,而對于中型股票,選擇波動區間的戰術性配置機遇更大。
我們對中國股票市場持較樂觀的態度,預期2020年(1)中國股票相對美股吸引力上升。(2)中國離岸大型股票估值,有趨同在岸股票的機遇(3)港股金融地產、互聯網科技、新經濟風險偏好修復主題確定性高。(4)周期股有戰術性配置機遇。
主要判斷包括:(1)全球制造業已出現了一定筑底跡象。(2)美國面臨重要選舉年,中美貿易沖突和競爭關系、國際關系、全球貿易相對2019年有所緩和。(3)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進入瓶頸期、政治議題發酵、主要經濟體均需要重新檢討和調整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模式。我們注意到,中國政府較好地抓住了此輪歷史機遇,極富戰略性的全方位的改革開放安排,將形成中國新一輪的國際化制度紅利。(4)我們預期中國巨大的市場潛能將與全球資本更緊密地結合,帶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培育以需求和創新拉動的增長動力。(5)中國股權市場的成長機遇充足,人民幣國際化的窗口將再度打開。(6)中國宏觀政策的騰挪空間和靈活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