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10月財政數據:政府性基金收入好印證地產需求好
政府性基金收入好印證地產需求好
1-10 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7%,增速較1-9 月提高1 個百分點,在6 月累計增速轉正后已經連續5 個月增速提高。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增長6.9%,增速較前值提高1.1 個百分點。我們認為,中央堅持“房住不炒”,但我國城鎮化仍在進程中,土地出讓收入增速的提升也反映了地方政府財政一定程度的收支壓力。我們認為,這一數據也側面反映出地產商的拿地意愿其實不低,我們估計地產商傾向拿地的城市應該集中在一二線和部分棚改貨幣化仍在推進的三四線城市。考慮到去年四季度基數走低,我們預計土地出讓收入增速微幅提升的趨勢可能持續。
減稅降費效果持續顯現
1-10 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7704 億元,同比增長3.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6 個百分點,比1-9 月回升0.5 個百分點。其中累計稅收收入增速持續維持低位,主要是減稅降費效果顯現。10 月當月稅收增速為8%,5-9 月均為負值。當月稅收收入增幅回升,主要是去年四季度考慮將出臺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為及早支持企業紓困解難,稅務部門依法辦理部分稅款延期繳納,導致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扣除此因素后,當月稅收收入下降4%左右,延續了5 月份以來持續負增長的態勢。
各主要稅種在減稅政策下出現一定的減收
1-10 月主體稅種同比下降或小幅增長:國內增值稅增長3.2%,比去年同期回落7.1 個百分點,主要受去年降低增值稅稅率政策翹尾和今年增值稅新增減稅效果進一步放大等影響;企業所得稅增長5.6%,比去年同期回落4 個百分點,主要受提高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以及企業利潤同比下降等影響;個人所得稅下降28.6%,主要是去年提高免征額、調整稅率的政策翹尾和今年增加6 項專項附加扣除的減稅效應疊加釋放;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9.2%,主要受下調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等影響。
部分地區出現財政收支壓力
我們認為,在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部分地區出現了收支壓力。1-10 月累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7042 億元,同比增長3.3%,增幅同比回落3.8 個百分點。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湖北、重慶、吉林已按預算法規定調整省本級預算,主要是減少預算總支出、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其他地區部分市縣也調整了預算。從全國范圍看,中央財政按照年初預算安排,采取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加大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力度、適當增加中央財政赤字等措施彌補減收。在這樣的措施下,1-10 月,全國非稅收入26190 億元,同比增加5581 億元,增長27.1%。
財政支出增速高于預算,但預計出臺新的財政刺激政策概率不高1-10 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8.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比預算增幅(6.5%)高2.2 個百分點。但是,10 月當月增速回落至-0.5%(9 月為12.9%)。我們認為,今年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是早安排、早落地,在年初財政支出增速較高的基礎上,下半年單月增速大概率是維持低位。在部分地區已有收支壓力下,我們預計今年支出增速進一步提高的概率不大。分項目看,1-10 月,教育、科學技術支出分別增長9.2%、10.9%,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8.7%、9.9%,節能環保支出增長15.2%,城鄉社區支出增長11.3%。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超預期、政策落地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