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量與財新PMI觀察:這兩個指標真的預示經濟好轉嗎?
類型:宏觀經濟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文朗/黃文靜 日期:2019-11-20
http://www.waiben.cn 點擊收藏此報告
要點:
10 月多數經濟數據下行,但發電量和財新PMI 連續反彈,使得一些投資者對經濟企穩的預期升溫。
8 月來發電量同比的回升主要由于去年酷暑高基數消退后的恢復性上漲,而6 大發電集團耗煤量的大幅反彈主要是對沖水電下滑,比特幣大漲或推波助瀾。16 年之后,工業用電量與工業增加值走勢背離 ,主要源于供給側改革提振原材料及相關重工業,而金融周期高點,人口紅利消退,弱需求壓制總體工業生產。近月工業增加值無論趨勢還是周期均放緩。
財新與中采PMI 背離,企業大小(中采小企業PMI 下行)、地域(東部工業增加值未見回升)、出口(出口增速低位徘徊)或都不是原因,行業差別或是根源(工業41 個行業中造紙、石油、化纖、汽車、儀器儀表5 行業景氣度上升)。相對于財新PMI,中采樣本多,地域廣,更全面,與工業增加值相關性更強。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有望達成,英國“硬脫歐”風險下降,美歐10 月PMI小幅反彈,市場亦有全球回暖共振的期待。但中美摩擦全面解決尚需時日,即便協議脫歐,短期影響仍大,美歐PMI 更多是降幅放緩、或有所企穩。
中國出口和相關制造業或亦是如此。
相關報告: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