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水泥:拐點與趨勢
報告要點
需求:拐點與趨勢的鏈結
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但其基本建設與經濟水平存在一定錯配,區域鐵路通車密度、高速公路通車密度遠低于長三角同級別城市。省內發展也極不均衡,粵東地區嚴重落后廣州珠海等地。近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廣東省交通運輸“十三五”規劃》提出投資14600 億元用于交通基礎建設,“十三五”軌交新增通車里程較“十二五”增長35%左右,其中城際鐵路增長超300%。
有別于北方,廣東雄厚財政實力為中期基本建設提供充足資金支撐,使得中期區域需求具備高確定性,這也是廣東水泥產量過去連續2 年保持5%以上增速主要原因,預計未來區域需求有望保持10%左右增速,是全國少有景氣向上區域。
2019H1,強降雨天氣影響華南需求,量價齊跌下,企業盈利出現近年首次負增長,8 月份以來隨著天氣好轉市場需求快速恢復,價格累計上漲約100 元/噸,彈性領跑全國。我們認為當前時點正是短期供需拐點與中期景氣趨勢的共振點。
格局:供需偏緊、區域封閉,盈利穩定性和彈性更佳兩廣龍頭為海螺水泥與華潤水泥,合計份額超40%,高集中度為市場秩序穩定構筑天然屏障。同時,區域產線結構先進,企業成本差距不顯著,自律秩序較好,停窯較到位。粵東山區較多,距離廣東惠州較遠,不存在大幅相互沖擊。
區域供需處緊平衡狀態,廣東甚至還有供給缺口,無過剩矛盾也是華南有別于北方的最大優勢,因此區域供需邊際改善釋放的價格彈性也更大。同時,盈利改善通常會帶來新增產能,兩廣市場也同樣,但一方面均為減量置換,另一方面建設進度較緩,2020 年有效沖擊并不多,供需依然在邊際改善區間。
投資建議:優質龍頭,脫穎而出
華南是全國少有“需求有彈性,落地有保障,格局有支撐”的市場,未來2-3 年市場可能出現量價齊升局面,區域企業盈利端具備充足支撐;同時2019H1 區域企業盈利低基數為2020 年的高彈性夯實了基礎。
粵東龍頭企業塔牌集團資質突出,成本占優,費用極低,負債率也處于上市企業中最低水平,同時隨著資本開支放緩,近年分紅比例顯著提升,股息率超7%。
展望2020 年,區域是為數不多具備量價齊升可能的市場,而龍頭公司無論從短期景氣回升還是從長期回報率角度均值得重點關注。
風險提示: 1. 置換產能加速,對市場形成沖擊;2. 區域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價格彈性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