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屬行業報告:主流車廠進入EV時代鋰行業曙光乍現
大眾為代表的傳統車廠進入純電動時代。大眾集團近日宣布公司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330 億歐元用于電氣化領域的支出,計劃到2029 年推出多至75款電動汽車和60 款混合動力汽車,預計電動汽車銷量將增加至2600 萬輛。
與混動直接在原本車型上更改不同,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需要專門的新車型,傳統車廠一般3-4 年推出新車型。以大眾集團為代表的歐洲傳統汽車企業大部分都在17 年-18 年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2020 年有望成為歐洲傳統汽車企業的純電動元年。
車廠計劃促使電池廠繼續擴產。除了大眾以外,奧迪計劃在2025 年銷售約80 萬輛純電動車型和插電式混動車型;福特計劃在未來六年在歐洲地區生產超過60 萬輛電動車;通用宣布到2026 年全球銷售100 萬輛純電動汽車。
車廠較高的規劃勢必要求電池廠具有相應的產能以保障其需要。在經過一輪洗牌后,頭部電池企業仍然在繼續進行擴張,2020 年LG 化學規劃電池產能68GWH,21 年有望突破100GWH(需求約6.35 萬噸LCE);根據CATL 的公告統計,截至2022 年其電池產能有望達到135GWH(需求約8.57 萬噸LCE),2024 年有望達到229GWH(需求約13.77 萬噸LCE)。電池廠已經開始了迎接純電動汽車擴張的準備,有足夠的空間容納頭部鋰鹽企業,也對鋰鹽大量而穩定的供應提出更高要求。
5G 有望帶來3C 需求提升。隨著5G 的建設和手機企業陸續推出5G 手機,20 年有望出現5G 的換機潮;同時由于5G 手機功率更大,所配的電池電量也可能出現相應提升。3C 的需求有望出現雙擊式增長。
礦山鋰的擴張告一段落。作為18-19 年資源放量主力的鋰礦山已經出現關停減產:Alita 已經進入托管程序, Galaxy 的Mt Cattlin 也宣布減產。目前鋰精礦價格也已經接近Pilbara 和Altura 的成本線,二期擴產存在不確定性;潛在放量項目Wodgina 宣布進入維護,Nemaska 宣布項目暫停。這些項目的關停和減產不但可能然2020 年鋰資源的供應大幅低于預期,還會降低21年后長期的礦山鋰資源供應。目前鋰精礦價格已經接放量主力鋰礦山的成本,繼續下跌的空間有限,20 年鋰行業有望出現邊際改善。
鋰鹽加工利潤有望邊際改善。從澳洲鋰精礦裝船到國內鋰鹽銷售的周期約為2-3 個月,根據大多數鋰鹽企業與礦山的合約,鋰精礦價格由前一季度碳酸鋰價格通過定價公式換算得出。19 年鋰鹽價格逐個季度下跌,鋰鹽加工企業承擔了精礦與鋰鹽非同步定價帶來的額外成本。鋰精礦價格企穩后,鋰鹽加工的利潤有望改善。 推薦鋰行業龍頭: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放量低于預期風險,鋰價繼續下跌的風險,匯率波動的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