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周報:冷空氣來襲需求回升 煤價有望觸底反彈
本期投資提示:
本周沿海六大電廠日均耗煤環比增長4.5%,同比仍高出15%,主要是由于水電發電減少,火電需求旺盛。沿海運價環比大增7.23%,處于38.62 元/噸的高位,進一步印證了需求不弱。近期全國多港口進口煤額度耗盡,進口量有望大幅縮減,因進口煤約占我國沿海煤炭市場供給的1/3,進口縮減將會對沿海煤價產生大幅提振作用。進口縮減疊加旺季需求向好,將促使旺季煤價反彈。煉焦煤方面,隨著取暖環保限產季節到來,山西、山東等地發布強制性減排措施,涉及水泥、鋼鐵、焦炭等諸多企業,使得焦煤未來需求進一步承壓,疊加鋼價下跌,綜合導致近期焦煤價格下跌。但是進口限制政策出臺,焦煤供給縮減,對焦煤價格形成支撐。鑒于煤價相對穩定,我們重點推薦高分紅預期標的中國神華,關注區域龍頭價格剛性標的露天煤業,及國企改革標的西山煤電、陽泉煤業和平煤股份。
重要信息回顧:
進口受限,產地安監風暴再起,動力煤價格震蕩:供給端,因全國多個港口進口煤額度耗盡,進口通關受限,煤炭進口數量得到控制。10 月初至今,全國已發生約15 起煤礦事故,包括山西、陜西等重要產地,造成多人傷亡,國務院3 天內連發兩文,要求各地要針對第四季度煤礦安全生產特點,嚴厲打擊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向煤礦違規下達利潤和產量指標的部門和集團公司,要嚴肅追究責任,各主要產地安監局響應,新一輪的煤礦安全檢查將來襲,供給端有望維持偏緊狀態;需求端,冷空氣來襲,電廠采購需求有望增加,動力煤價格盤整。
國際油價上漲:截至11 月16 日,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環比上漲0.79 美元/桶,至63.30美元/桶,漲幅1.26%。截至11 月8 日,按熱值統一為噸標準煤后,目前國際油價與國際煤價比值3.76,環比增加0.15 點,增幅4.14%;國際油價與國內煤價比值3.14,環比增加0.092 點,增幅3.04%。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周五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1 月15 日當周,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減少10 座至674 座,連續四周下滑,同比累計減少了214 座,供給減少的預期托底油價。
海上天氣惡劣導致封航,秦港吞吐量降低:本周秦港煤炭日均調入量50.61 萬噸,減少2.93萬噸,降幅5.47%;日均調出量47.63 萬噸,降低8.20 萬噸,降幅14.69%。截至11 月15 日,秦港庫存660.00 萬噸,周環比增加21.50 萬噸,增幅3.26%。截至11 月14 日,廣州港煤炭庫存250.9 萬噸,周環比增加2.2 萬噸,增幅0.88%。本周秦皇島港和曹妃甸日均錨地船舶共24 艘,環比持平;預到船舶日均18 艘,環比增加4 艘。近期海上天氣不佳,環渤海港口出現不同程度的封航,影響港口調出量。
取暖旺季將近,日耗有望持續回升:本周六大電廠日均耗煤60.07 萬噸,環比增加2.59萬噸,增幅4.50%。截至11 月15 日,庫存周環比增加1.30 萬噸至1666.64 萬噸,增幅0.08%;存煤可用天數降低1.22 天至27.76 天。當前沿海電廠的日耗水平較去年同期高出15%以上,另外,下半周庫存雖有所抬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隨著冷空氣來襲,各大電廠將加大采購力度,需求有望持續走強。
可用運力偏緊,國內沿海運費上漲:截至11 月15 日,國內主要航線平均海運費環比上漲2.75 元/噸,報收38.62 元/噸,漲幅7.23%。截至11 月14 日,澳洲紐卡斯爾港-中國青島港煤炭海運費(載重15 萬噸)環比持平,報收13.5 美元/噸。海上大風天氣致可用船舶減少,推動運價上漲,同時,隨著全國氣溫持續下降,下游采購意愿將增加,對沿海運價進一步形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