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農業周報:豬價拐點言之尚早 靜待旺季上漲重啟
本周申萬農林牧漁指數下跌4.95%,同期滬深300 指數下跌2.41%,位列市場第26 位。
子行業方面:本周農林牧漁子板塊集體下跌,畜禽養殖、飼料、農業綜合分別下跌5.26%、6.22%、6.78%……個股方面:本周行業內漲幅前3 的個股分別為:天馬科技(2.96%)、福建金森(0.68%)、瑞普生物(0.53%)。跌幅前3 的個股分別為金河生物(-10.73%)、普萊柯(-12.19%)、獐子島(-18.03%)。
本周豬價繼續回調。本周豬價連續下挫,根據豬易通數據,11 月16 日全國生豬均價約為32.84 元/公斤,較11 月9 日生豬均價37.80 元/公斤大幅下跌,周環比回落4.96 元/公斤(跌幅為13.12%)。此次豬價的回調,主要原因在于三個方面:一是受豬價快速下跌、豬瘟復發疫情加劇惡化影響,養殖戶為及時止損將本欲壓欄至春節之肥豬提前集中出欄。與此同時,前期高價導致屠宰場和豬肉販子成本上行,屠宰量下滑。近期國家嚴查凍品庫存,屠企加快凍肉出欄節奏。產業鏈供給在短時間內釋放,供給量上升。二是高豬肉價格水平下,消費需求受到壓制難以支撐。十月過快上漲的豬肉價格,已經致使終端農貿市場和商超肉的出貨量大幅下降,消費量下降明顯。三是解除肉類進口限制,凍肉入市、進口消息等市場擾動,造成生豬價格的逐步回落,也影響了本周豬股的市場情緒和走勢表現。部分投資者或正站在糾結的十字路口,豬價為何下跌是否還有機會上漲?豬股是否還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我們認為盡管短期豬價有所回調,但下行拐點言之尚早。產能恢復仍然任重而道遠。中短期看隨著復產增多,商轉母現象普遍增加,市場生豬供給量持續緊張。而四季度又是豬肉消費旺季,本月中下旬開始需求端有望重新好轉。然供給端仍將保持緊缺態勢,產能恢復仍需等待很長的時間。雖然已有眾多公司布局產能,但基于生豬生產周期,具體落地仍有較長時間,短期不會對豬價形成影響。中長期看母豬供應量依然緊缺,從農業部能繁母豬存欄看雖環比轉正,增長0.6%。同比下滑幅度依然較大。頭部企業業績回升,逆勢擴張持續進行中。相關上市公司三季度生產性生物資產同環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從10 月份上市公司出欄月報數據看,留種持續進行,銷售均價大幅上升。龍頭企業憑借資金、技術等優勢恢復生產業績向好,逆勢擴張為未來高增奠定基礎。投資建議:建議持續關注養豬龍頭企業19 年Q4 及20 年出欄量和盈利,高豬價背景下四季度和20 年一季度單季度業績將更加靚麗,對應當期股價估值依然具備較高性價比。繼續看好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生豬板塊的投資機會,提示逢低配置機遇,重點看好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和新希望。
白羽肉雞產業鏈價格回調,但不改中長期替代背景下高景氣態勢。11 月17 日,山東肉雞苗價格約為10.44 元/羽,周環比上漲0.68%;毛雞本周繼續回調,從上周均價4.86 元/斤,回落至4.55 元/斤,周下跌幅度達到6.38%。養殖屠宰端博弈影響持續,豬肉價格快速下探帶動雞肉價格回調,毛雞價格也繼續回落。近期隨著一系列肉類開放進口政策釋出,市場價格情緒有所擾動。但中長期邏輯仍未受到沖擊:消費替代背景下需求依然旺盛,有效供給不足產業鏈景氣持續。從種雞存欄量來看,盡管父母代種雞存欄量有所上升,但種雞產蛋率下降,商品雞苗有效供給實際不足。即使供給有所增加,也很難彌補豬肉的缺口。
非洲豬瘟背景下,作為主要替代品禽肉消費有望快速增長。所以,我們預計在豬肉價格維持高位,消費向其他肉類轉移的大背景下,白羽肉雞產業鏈價格四季度依然將維持高位。
相關上市公司則將持續維持較高盈利水平。重點推薦圣農發展、仙壇股份、益生股份、民和股份。
投資建議:持續推薦生豬養殖和白羽肉雞養殖板塊,關注動保板塊。公司推薦:動保:中牧股份、生物股份、普萊柯等;生豬養殖: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肉雞:圣農發展、仙壇股份、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和禾豐牧業。
風險因素:出欄量不達預期的風險;疫情加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