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行業研究:大眾全面擁抱新能源 全球電動趨勢不可逆
投資要點
事件:11 月18 日,德國大眾汽車發布未來五年規劃(2020-2024 年),主題是“轉型”,即由傳統車型全面轉換電動車。
2020 年電動車型放量,2050 年全面實現零排放。公司2020 年開始大量投放純電動產品,純電動滲透率將逐步提升,產銷反超燃油車,至2050 年全面實現無碳排放。
2020 年純電銷量滲透率4%,2025 年產銷預計超過300 萬輛。根據公司規劃,2019 年,預計純電動車型銷量占集團全球銷量1%,約10 萬輛;2020 年滲透率提升至4%,約40-50 萬輛,其中,歐洲地區約30-35 萬輛,中國10-15 萬輛。而2025 年滲透率急劇提升,預計超過20%,全球純電動產銷超過300 萬輛。
產品豐富性支撐純電滲透快速提升。根據公司規劃,2019 年主力純電動品牌主要包含大眾(含商用車)、奧迪、保時捷和Moia,其中大眾品牌旗下e-Bora 和e-Lavida 都是基于燃油車平臺進行改造而成,續航里程較低;而2020 年,純電動品牌已經延申至集團其他品牌,如斯柯達、西雅特等,同時,新車型也基于全新MEB 平臺設計而成,如ID.3、ID.Crozz、el-Born等。我們認為:電動車并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沒有足夠的供給。大眾作為傳統老牌車企率先轉型電動化,車型持續投放市場,將有利于大眾集團在未來電動化道路上搶占先機。
利潤率有望返升,研發側重純電動。在利潤率方面: 2018 年公司實際凈利潤率7.3%,2019 年有望達到6.5%-7.5%;根據公司規劃,隨著電動車的放量,2025 年凈利潤有望提升至7%-8%;在研發投入方面,2018 年公司研發投入占比6.8%,2019 年約6.5%-7%,根據公司規劃,2025 年研發投入占比約6%,依舊保持高投入狀態。大眾集團投入600 億歐研發電動汽車和數字化等新一代技術,其中55%(約330 億歐)將用于研發純電動。
投資建議:作為老牌傳統汽車企業,大眾集團率先全面電動化,車型供給持續提升,純電動產銷有望得以急劇提升。而作為大眾最主要的電池供應商LG 化學(現階段主供海外大眾)和寧德時代(現階段是國內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動力電池唯一供應商)受益明顯,首推進入LG 化學供應鏈體系的國產材料鋰電材料企業,璞泰來、恩捷股份,同時推薦寧德時代。
風險提示:中國、歐洲新能源汽車產銷不達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