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訊策略大勢研判:逆周期調節加碼 中美股市近期分化簡析
經濟供需兩弱,逆周期調控力度在加碼
(一)經濟供需兩弱。10 月主要經濟數據已經公布,經濟呈現供需兩弱的格局。根據聯訊證券宏觀團隊的觀點,反應生產的工業增加值有所回落,需求端的投資和消費也在走弱。
(二)逆周期調控力度或在逐漸加碼。面對目前的經濟格局,逆周期調控力度或在逐漸加碼,預計后續還會有進一步的托底政策,近期體現在幾個方面:
(1)MLF 利率下調。央行意外“降息”表明,即使在結構性通脹高企的背景下,央行仍會兼顧穩增長。在央行新公布的《2019 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而且不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并且強調“加強逆周期調節”。(2)放松部分基建項目資本金要求。
后續穩基建的重點,可能轉向解決配套資金問題,包括政策性銀行加大貸款支持等。回顧以往,2019 年9 月下調部分基建項目資本金的比例要求后,帶來基建投資增速止跌回升。(3)穩消費政策呼之欲出。發改委表示,認真落實好已出臺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國內消費潛力。強調要穩住汽車消費的大頭,研究取消限制消費的政策。
證券業“降準”,券商板塊值得關注
11 月15 日,為了支持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促進資本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在中國證監會的部署下,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推動提升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和結算備付金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有關工作,并修訂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2019 年征求意見稿)》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表示,現階段擬將債券以外的其他證券品種的最低備付金計收比例從20%下調至18%。此次結算備付金比例下調,是10 多年來首次,被稱為證券業“降準”。
大勢判斷:市場或時間換空間,靜待穩增長進一步發力(一)內在矛盾的差異令中美股市分道揚鑣。
近期,中美股市出現了較大分化,美股繼續高歌猛進,不斷創出歷史新高,而A 股對一些利好逐漸變得遲鈍,在不斷震蕩走弱。具體來看,我們可以把10 月以來的中美行情劃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10 月8 日至11 月5 日,整體上中美股市是比較同步的。
期間滬深300 指數上漲4.9%,標普500 指數上漲4.6%。這一階段中美行情的積極演進,主要受到中美經貿關系改善以及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的推動,全球風險偏好提升,外資加速流入。
11 月16 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圍繞第一階段協議的各自核心關切進行了建設性的討論,并將繼續保持密切交流。
(2)第二階段:11 月6 日以來,中美股市分道揚鑣。期間美股繼續上漲并創下歷史新高,標普500 指數站上3120 點;而A 股則震蕩走低,滬指回調至2900 點下方。這導致10 月8 日以來,A 股落后美股約3.5 個百分點。這種分化體現了短期中美經濟內部矛盾的差異。
從美股來看,正如我們在此前報告中反復強調的,美國經濟處于“衰退征兆期”,即先行指標指示經濟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但硬指標則依然不錯。美聯儲也及時采取了連續降息的動作來對沖先行指標的下滑,而且美聯儲政策目前還有一定的空間,使得美股依舊維持高位狀態。
從A 股來看,類滯脹的格局對短期的政策形成了一些擾動,國內政策的發力遠沒有美國那么堅決,市場的分歧增大。此外,11 月有浙商銀行、郵儲銀行等吸金較大的IPO 申購,A 股流動性受到一定抑制。而且近一段港股表現較弱,短期A 股也受到一些影響,不過也應注意到,近日港股已顯一些回暖跡象,A 股情緒也會受到一定提振。
(二)配置策略:結構為上,側重確定性
短期來看,市場的最小阻力線方向是震蕩向下的,中美股市分化的局面也需要新的變量才能打破。在此基礎上,我們建議投資者暫時保持耐心,配置上短期以結構為上,側重確定性,適當左側布局中期。
其一,投資邏輯較順暢,且業績持續釋放的領域,比如TWS 產業鏈與大消費板塊(食品和醫藥)。這些領域在11 月市場震蕩向下過程中逆勢走強,其中的確定性是市場資金所青睞的。
其二,適當左側潛伏穩增長發力端,比如耐用品消費鏈、基建鏈。實質上,雖然政策還沒有明顯發力,但從板塊動靜上已經能看到一些資金的提前布局,耐用品消費的汽車和家電,以及基建鏈的建筑材料11 月以來均有不錯的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
風險提示:政策不達預期,經濟下行超預期,外圍環境大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