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寬貨幣需精準施策 積極財政關注低估值基建產業鏈
由豬價上漲帶動的CPI 通脹風險對流動性產生一定制約。2019 年8月以來,隨著豬肉價格加速上漲,漲幅變陡峭,DR007 中樞出現相應的抬升。目前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和生豬出欄同比增速仍在超預期探底趨勢中,豬價的漲勢繼續,而由于能繁母豬和生豬補欄時間需要6-18 個月,預計未來至少半年時間CPI 都會由于豬價的拉漲維持在3%以上水平,雖然央行貨幣政策主要進行結構性調控,但預計流動性整體受一定制約的情況不變,因此,低估值股票相對高估值具有比較優勢。以2012 年轉型期至今行業橫向比較來看,目前PE 估值分位最高的是食品飲料、通信、汽車,計算機,家電和電子元器件,估值分位最低的是上游強周期的煤炭、有色、鋼鐵和綜合、建材、建筑。
今年初政府工作報告定下了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的目標,考慮GDP 的持續下行壓力,為保全年增長目標,4 季度穩增長逆周期調控力度需加大。從上市公司中民企的經營情況來看,雖然經歷了今年兩次定向降準,但民企的現金流狀況并沒有看到明顯好轉。除了能保證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正,國企和民企的籌資現金流凈額連續兩個季度為負,資本開支增速民企亦延續了2018 年以來的下行趨勢,2019 年3 季度增速首次降為負增長,而國企資本開支同比增速3 季度環比回升,保持兩位數的正增長。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來看,民企近一年來盈利持續下滑,增速為負的局面還未得到扭轉,說明民企自身創造現金流的能力還不行,國企則尚能保持正盈利增速。
總體上民企的狀況差于國企,因此貨幣政策的調控要更強調精準施策,在受豬通脹的制約的情況下,根據最新發布的10 月多項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和前值,穩增長整體上保持合理充裕是必要的,其次,定向寬貨幣支持小微和民企的政策方針需要延續。
穩增長在貨幣政策受約束的情況下,財政政策需要承擔更大的職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刺激基建投資。11 月13 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的政策,有利于降低政府財政支出負擔,提高社會資金參與基建領域建設比例。預計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城投債和信托貸款等基建自籌資金融資渠道會持續放松,加上下半年地方政府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的回暖,政府性基金收入有保障,基建投資回升趨勢有望延續。相應的,基建產業鏈中低估值的建材、建筑及上游周期品在當前弱勢的市場中股價有望得到提振。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超預期,政策推進不及預期,海外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