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及公用事業行業2020年度策略:短期關注控股權變更影響 中期投資回歸運營屬性
環保板塊年內表現不佳。19 年前10 個月,環保指數走勢前高后低,年內收益率排名靠后,整體表現缺乏彈性;細分領域差異較大,再生資源、固廢處理、水務運營收益率比較靠前;板塊基金持倉市值維持低位,低配趨勢無改善。
行業經營環境存改善預期,2020 年行業洗牌再發展。“民企國企化”成為近兩年來環保行業的最大變化。國企控股有望降低相關公司融資成本,提升項目獲取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19 年來環保行業融資環境邊際改善明顯,融資方式多樣化,融資成本有所降低。政策要求形成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有望將生態環境成本內部化,理順環保行業盈利模式。
環衛服務市場增速減緩,優選頭部企業。環衛服務市場化率進入高位,環衛一體化PPP 項目下沉至縣鄉區域,2020 年環衛服務市場可能進入低速增長階段。
企業間的競爭體現在資源背景、管理運營經驗、服務質量、品牌、資本實力、報價等多個方面,而專業的第三方環衛服務公司和環衛設備制造起家的環衛服務公司具備競爭優勢,其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擴大。預計2020 年環衛服務公司證券化加快,相關公司估值存提升空間。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市場發展超預期,長期盈利能力預期提升。各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中長期專項規劃陸續出臺,推高行業天花板。19 年中標項目量增價穩趨勢,有望在2020 年得以延續。盡管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存調整預期,但處理價格存博弈空間。另外,垃圾分類政策短期削減生活垃圾入庫量,長期有利于提升發電廠的盈利能力。
污水處理市場提標改造需求增長,但股東回報提升有難度。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政策打開新一輪國內市政污水處理投資需求。2020 年水務市場有望延續19 年景氣向上趨勢,預計央企、國企為代表的污水處理公司或者建筑類公司將獲取大部分新增市場份額。但以稀釋股本為代價的融資模式,難以提升股東回報,成為壓制污水處理企業估值的重要因素。
維持行業“同步大市”投資評級。截至19 年11 月14 日,中信環保指數PB(LF)為1.66 倍,顯著低于歷史中位數3.81 倍,板塊估值進一步下行的空間不大。
投資主線:短期關注國企化的頭部環保公司,其業績存改善預期;中期關注固廢處理產業鏈和污水處理運營優質企業。重點關注標的:高能環境、龍馬環衛、旺能環境、瀚藍環境。
風險提示:勞動力成本增加,環衛用工成本提升擠壓環衛服務公司盈利空間;行業參與者過多,競爭趨于激烈導致中標價格偏低;環保標準提升,治污企業自身污染治理成本提升;環保政策執行力度放松,投資需求降低;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地方政府財政偏緊,環保治理需求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