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油氣:美國伴生天然氣大爆發下的挑戰與機遇!
在美國,不同州會根據不同的氣油比(Gas-Oil Ratios,GOR)來分別定義油井和天然氣井。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將氣油比為6000cf/b(cubic feet/barrel)這一數字作為區分油井和天然氣井的臨界點。若某口井一年的GOR 等于或小于6000cf/b,則該井被定義為油井,由該井生產的任何天然氣都稱為伴生天然氣;反之,若某口井一年的GOR 大于6000cf/b,則該井被定義為氣井,由該井生產的任何天然氣都稱為非伴生天然氣。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統計,2018 年,Permian、Eagle Ford、Bakken、Niobrara,和Anadarko 這5 個頁巖油產區的伴生天然氣產量為12 Bcf/d。其中,二疊紀地區(Permian)橫跨德克薩斯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東部,是5 個原油生產地區中伴生天然氣產量最高的地區。2018 年該地區生產了5.8 Bcf/d 的伴生氣,占二疊紀天然氣總產量的51%,首次超過該地區的非伴生氣產量。另外,Bakken 地區主要位于北達科他州,伴生氣產量占該地區天然氣總產量的92%,在5 個主要產油區中伴生氣產量所占份額最大,。2018 年,Bakken 伴生氣的產量為2.2 Bcf/d,超過了Eagle Ford(2.1Bcf/d)。同年,Niobrara 和Anadarko 盆地的伴生氣產量均有所增加,其合計伴生氣產量為1.9 Bcf/d。
從過去10 多年來看,美國的伴生氣產量從2006 年的4.3 Bcf/d 增加到2018 年的15.0 Bcf/d。在此期間,伴生氣占天然氣總產量的份額從8%增長到了16%。同期,在美國5 大頁巖油生產地區的伴生氣產量從1.1 Bcf/d 增加到12.0 Bcf/d,伴生氣產量占天然氣總產量的份額從8%增長到了37%。
美國伴生氣的發展對天然氣管道等基礎設施也提出了更多挑戰。在沒有足夠的天然氣管道輸送油田伴生天然氣的地方,原油生產商可以將天然氣回注(reinject)至含油層,也可以直接排放或燃燒掉(vent or flare)。回注天然氣有助于保持油井壓力,提高原油產量,但同時回注將會抬高廠商的成本,而另一方面,在美國,一些州(比如Permian 所在的德州地區)對于直接排放或者燃燒天然氣有較為嚴格的規定。根據EIA 的統計,在總的天然氣中,有0.65%被排放或者被燃燒,有9.81%的天然氣被回注,剩下接近90%都是通過天然氣管道運輸出去。
美國伴生氣的發展也對下游氣化工產業鏈帶來了更多機遇。伴生氣包含了NGPL,也叫做NGL,例如乙烷、丙烷、正丁烷、異丁烷和天然汽油。因此,伴生氣產量的增加也導致了美國NGPL 產量創歷史新高,對于利用NGL 作為原料生產塑料、纖維和其他產品的企業來說,NGL 供應增加帶來了原材料成本下降,企業盈利空間會結構性增加。
相關上市公司:新奧股份(600803.SH)、深圳燃氣(601139.SH)、重慶燃氣(600917.SH)、貴州燃氣(600903.SH)等。
風險因素:極端天氣、能源政策等因素對天然氣價格有較大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