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點評:下調基建項目資本金比例 有助于經濟走穩
事件:11 月13 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健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促進有效投資加強風險防范。會議提出要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此外還可通過發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籌措資本金。
第一,定向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有望帶動投資增速回升。會議表示,將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項目資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對補短板的公路、鐵路、城建、物流、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方面基礎設施項目,在投資回報機制明確、收益可靠、風險可控前提下,可適當降低資本金最低比例,下調幅度不超過5 個百分點。可以看到,管理層加大對港口、航運以及補短板項目的投資支持力度,通過下調項目資本金比例,定向對相關領域給與支持。而資本金比例下調后,同樣的資本金將可以撬動更高的杠桿來支持基建,提升投資積極性并能夠推動基建投資增速企穩回升。
第二,對部分基建投資的資本金給與金融支持,將有效增加資金來源,確保項目順利推進。會議表示,基礎設施領域和其他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項目,可通過發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籌措資本金,但不得超過項目資本金總額的50%。地方政府可統籌使用財政資金籌集項目資本金。
這意味著,管理層允許對一些政策鼓勵發展的行業項目,可以通過發行金融產品等方式籌集資金,譬如將基建項目未來的收益權通過資產證券化進行融資作為項目資本金等,而地方財政也可以通過財政資金包括發行地方債等方式籌集資金。通過加大金融支持,將有效增加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有助于基建項目積極推進。
凸顯管理層穩增長意愿,結合之前專項債提前發行政策,投資有望逐步發力,有助于經濟走穩。三季度經濟趨弱,管理層也多次提及“六穩”,管理層也在擴大有效投資上有多次表述。之前管理層已經明確要加快地方專項債券發行,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確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見效,并擴大使用范圍,而且符合重點投向、重大基礎設施領域的專項債也可用作項目資本金。近期2020 年提前批地方債申報已經基本結束,市場預計2020 年提前下達的專項債額度約為1.29 萬億元。不過統計局公布的前10 月基建增速僅為4.2%,仍處于較弱態勢。此次國常會進一步下調基建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將對后續基建以及相關投資帶來進一步幫助,預計明年初基建增速有望企穩,有助于經濟逐步走穩。
對市場構成積極影響,基建、交運、機械等行業將有所受益。國常會進一步強調“六穩”,并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將逐步緩解投資增速趨弱格局,對市場構成積極影響。特別是基建投資將逐步企穩,有望提升大基建相關行業景氣度,預計建筑、建材、交運、機械等行業將有所受益,可以適度關注相關行業龍頭公司。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宏觀經濟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