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訊傳媒:中國傳媒行業研究框架
隨智能手機普及及移動流量均價下降,移動端成為用戶獲取資訊及娛樂的主流媒介。
全球來看,超級APP基本有移動廣告、數字內容、電子商務、O2O和金融服務幾個主要的流量變現方式。
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已進入存量市場,流量和資本為核心壁壘,或已有巨額流量贏得資本青睞鞏固份額,或憑借資本支持掃量贏得市場。
存量市場下,增量是小的,存量價值上升,意味著中長尾參與者相對劣勢,行業進入壁壘變高,集中度提升為趨勢。
關注兩類公司:
(1)流量和資本兼而有之,譬如BATJ+;
(2)擁有流量吸引到資本,如愛奇異(IQ.O)、抖音、嗶哩嗶哩(BILI.O)以及斗魚等,該類標的的共同特質是區別于已有的BATJ+,于某一細分領域建立了前瞻的領導地位。
BATJ+構筑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土壤,合計擁有逾七成的流量,憑借強勁的流量(平臺型模式)和巨額資本(先發優勢帶來的資金沉淀),不斷在產業鏈相關領域延伸(橫向或縱向并購),我們認為除BATJ+外,未來行業內的公司大致可分為如下幾類。
(1)精品工作室類(類似動漫領域的吉卜力工作室),該類標的主要風險在于創始人缺位后的可持續性和業績的波動性;
(2)垂直領域的細分市場領導者,可能成為BATJ+的潛在收購標的;
(3)傍BATJ+大腿的垂直領域份額領先者,成為BATJ+體外產業鏈的一部分,與BATJ+既有競爭也有合作,譬如華策影視(300133.SZ)制作的頭部網絡劇在愛奇異平臺上播出(愛奇藝也有自制劇)。
傳媒本質是互聯網,互聯網的核心壁壘是流量和資本,因此長線來看,高壁壘的流量引擎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渠道擁有海量客戶,客戶對內容有多樣化的選擇,內容具備創作屬性,天生是分散的(類似項目制),因此內容類標的,交易屬性較強。
由此,我們的投資策略可概括為——交易內容,持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