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經濟數據點評:三大動能較弱 經濟平穩下行
從一、二季度的政策取向來看,一季度經濟韌性較強的數據公布后政策較為靈活的做出偏向“調結構”的政策調整,而二季度偏弱的情況下,政策轉向放松,偏重“穩增長”。今年的經濟走勢呈現較強的季節性規律,即季末反彈較為嚴重,市場對經濟數據的解讀容易出現誤判,導致對政策的預期有所偏離。10月金融數據、CPI 數據均不及預期,表面上看,社融數據大幅下滑、CPI 創新高達到3.8%,但若從數據細分項來看,9 月季末社融數據偏高,環比增幅下滑較為明顯的可能性較大,企業中長期貸款數據同比去年有所增長,增速持續修復,說明中小企業端的融資環境有所好轉;而CPI 走高源于食品和非食品增速的兩極分化,肉價由于豬周期疊加豬瘟影響居高不下,核心CPI 顯示通縮嚴重,因此,貨幣政策在單因素下的收緊可能性較小,整體政策取向仍是不松不緊,靈活調整。
外部環境來看,歐洲央行已經宣布降息及啟動QE,美國將繼續降息也已經成為有共識的預期,央行下調MLF 短期利率反映了央行通過新體系進行調節,但不調整長期利率反映了政策層面嚴控資金流向地產市場的決心。資本市場當前對盈利拐點的預期較高,但三季報和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市場整體盈利情況不樂觀,內生增長乏力,即便19 年底利潤增速有提高,大概率也是基于18年商譽減值帶來的低基數。而對于政策方面的期待,對地方政府基建項目資本金要求的放松、房地產嚴控“因城施策”等政策持續實施,貨幣和財政政策則將繼續以經濟狀況為主要關注點繼續進行逆周期政策調節。
2019 年全年GDP 增速呈現階梯式下降,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能均較為弱勢。
從投資角度來看,短期房地產投資增速或將持續處于高位,但在“房住不炒”
和信貸收縮的政策限制之下,地產投資的增速仍處于下行通道中;基建投資作為大幅拉動投資增速的重要抓手,受制于專項債發行額度的限制,后續政策持續放寬或許會拉動基建投資進一步回升;制造業投資受制于企業利潤的低迷,短期內難見反彈,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增速或呈緩慢下行趨勢。從消費角度來看,消費長期處于較為平穩的狀態,前期汽車消費的下行拉低了消費的增速,但汽車消費即將邁入低基數窗口,對消費的影響將會逐漸減弱。從出口的角度來看,我國對外出口的增速降幅有所收窄,說明出口仍然存在一定韌性,但外需偏弱,前期貿易摩擦加征關稅對出口影響較大,第一階段協議達成若前期加征得關稅全面取消,出口可能會出現較大好轉,但就目前情勢來看,出口難有起色。投資、消費、出口均持續下行的環境沒有得到緩解,經濟將繼續平穩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