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經濟數據點評:短周期下的經濟低點
數據:10 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5.2%(前值5.4%);10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7.2%(前值7.8%),累計同比8.1%(前值8.2%);10 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4.7%(前值5.8%),累計同比5.6%(前值5.6%)。
1、投資: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制造業投資增速小幅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其中,基建投資小幅回落,未來在政策引導下預計仍有一定支撐;制造業投資小幅回升,雖盈利處于筑底階段,但需求偏弱背景下回升幅度有限;房地產投資在建安支撐下仍有一定韌性。具體來看:(1)基建投資小幅回落。水電氣增速擴張,交通運輸、水利環保增速放緩,交通運輸方面,鐵路運輸增速放緩,道路運輸增速加快。當前基建的問題可能在于資金,預計在政策引導下基建投資仍將逐步回升。(2)制造業投資增速回升。其中化學制品,汽車、通用設備增速放緩,醫藥、計算機通信、專用設備制造增速加快,金屬制品、鐵路航空、電氣機械、有色金屬降幅收窄。往前看,雖然制造業企業盈利處于筑底階段,但在需求偏弱的情況下,制造業投資回升幅度相對有限。(3)房地產投資小幅回落,但增速相對穩定。建安投資增速相對穩定,土地購置面積降幅收窄,但購置費下拉效應依然存在。此外,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約束下,房地產投資增速預計將逐步放緩。
2、消費:社零依然偏弱,主要拖累在于汽車和地產鏈條類消費。社零繼續回落,主要原因在于汽車消費跌幅擴大,且地產鏈條類消費即家電、家具、裝潢同比下降。從其他分項上看,通訊類消費改善,石油制品、紡織服裝消費下降。
3、工業:10 月工業生產依然偏弱。從結構來看,采礦業、制造業增速回落,公用事業增速回升。
4、整體:短周期下的經濟低點。該結論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短期增長視角下,現階段經濟增長確實下滑至較低水平;二是,未來逐步改善的概率較大。判斷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經濟結構當中的諸多分項位于階段性底部,再度下滑的概率較低。決定消費走勢的汽車消費(-1%)、固定資產投資當中制造業投資(2.5%)位于低點,得到專項債支持的基建投資(3.3%)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進口在國內需求低迷的前提下已連續兩年下滑(-5%)。第二,建安的韌性與基建的發力將保證固定資產投資企穩回升。建安投資回升是今年地產增速較高的主要原因,現階段地產已進入竣工階段,借鑒2011 年經驗,建安投資預計仍有支撐;基建投資方面,隨著專項債等配套資金的逐步落實,以及政策對于穩增長的積極性上升(11.14 將基建項目資本金下調),基建投資將逐步改善,預計基建投資年底將升至5%。第三,從工業生產、進口、金融等更細分的數據中觀察到內需邊際改善。從工業生產數據看,工業增加值的拖累分項主要在于出口相關行業(出口交貨值下行),內需相關行業有所改善(發電量、耗煤量上升等),表明內需有改善跡象;從進口看,在PPI 轉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進口數量已連續兩個月改善,同樣表明內需有所企穩;從金融數據看,雖然信貸季節性回落明顯,但社融余額同比仍維持高位,且企業融資逐步改善。第四,宏觀層面上,政策逆周期調節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需求,疊加物價水平上揚,名義GDP向上確定性較高。減稅降費、降準降息(貨幣邊際會更松而不是緊,豬通脹不構成大的約束)等逆周期政策將對工業企業利潤以及消費帶來一定支撐,疊加CPI、PPI 的邊際轉好,名義GDP 同比向上概率較高。
風險提示:財政寬松力度不足、貨幣政策過緊、信用進一步收縮、房地產行業出現風險、中美貿易摩擦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