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評10月經濟數據:經濟仍下 有哪些預期差?
事件:10 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4.7%(預期5.3%,前值5.8%);10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7.2%(預期7.9%,前值7.8%);1-10 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5.2%(預期5.4%,前值5.4%),其中: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10.3%,前值10.5%;基建投資(小口徑)累計同比4.2%,前值4.5%;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2.6%,前值2.5%。
核心結論:
1.高頻數據漲跌互現,對工業增加值的指示意義是否減弱? 10 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大幅回落,主因今年以來“季初回落”的季節性特征和內外需疲弱。
近期六大電廠發電耗煤數據異常高增,與工業生產大幅背離,主因水電走弱的干擾
2. 融資收緊土地購置下滑,為何銷售、投資仍強?10 月地產投資回落,主因融資收緊預期下房企加速推盤回籠資金,與之對應的是銷售、開工、施工、竣工增速紛紛回升。此外,當前房地產融資增速僅略下滑,分項中個人按揭貸款和預付款增速回升,側面反映房企銷售回款的訴求。往后看,隨著在建樓盤陸續竣工、房地產融資陸續收緊,以及居民“搶貸款”的消退,地產投資預計逐步回落。不過,節奏上仍存在較大的韌性。預計至年底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維持在9.5%左右,2020 年將緩慢降至6-8%。
3.國常會逆周期持續加碼,為何基建起不來,有何不確定?基建投資回落,主因基數回升和10 月貸款、專項債下降,一定程度限制融資。預計狹義基建投資年底有望升至5%左右。往后看,國常會下調基建資本金比例,逆周期持續加碼,信號意義較強,實際意義仍待驗證,不確定性在于基建法定資本金比例與實際資本金比例的差異、財政資金做項目資本金比例是否仍存限制、項目回報率分化和民間投資效果等。
4.是什么在支撐制造業投資?高端投資逆勢提升。1-10 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速較前值微升,其中高端制造業投資增速自今年8 月以來持續回升,與非高端制造業明顯分化。參考17H1、18 年經驗,如果政策能持續向制造業傾斜,推動高端制造業投資明顯反彈,或可推動制造業投資增速提前企穩回升。
5.消費中的“一點紅”,通訊器材是亮點。10 月社零增速超預期回落,除了內需仍弱的影響外,“雙十一”對消費可能也有一定的延后作用(但影響逐年降低)。分類來看,必選消費漲跌互現,整體回落;可選消費多數下滑,通訊器材大幅回升。10 月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城鎮調查失業率微降。
6.政策組合拳可期,2020 年將是制度紅利的春天。維持我們在《制度紅利的春天——四季度和2020 年宏觀展望》中的觀點,預計四季度GDP 累計增速降至6.1-6.2%,2020 年降至5.8%左右;政策將保持定力、延續寬松、“寬財政+松貨幣+擴消費+促產業+改制度+穩就業”組合拳可期。包括:1)財政政策:主抓手是平滑隱性債務和擴基建,2020 年赤字率有望升至3%;2)貨幣政策:降準“降息”仍然可期,但幅度和次數均較為有限;3)房地產政策:總基調仍是從嚴調控,2020 年二三季度有望迎來邊際松動;4)產業政策:主方向是高端制造和核心技術,知識產權有望迎來資本化;5)制度性紅利:建議重點關注國企改革、資本市場改革、土地改革、財稅制度改革、民企地位提升等方面,2020 年關鍵看執行。
風險提示:中美貿易沖突升級,政策執行力度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