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601899)公告點評:三年規劃揚帆 全球礦業夢起航
核心觀點:
三年規劃揚帆,全球礦業夢起航
據公司三年規劃,19-22 年公司規劃礦產銅產量37 萬噸、41 萬噸、50-56萬噸、67-74 萬噸,礦產金產量39 噸、40 噸、42-47 噸、49-54 噸,礦產鋅37 萬噸、40 萬噸、37-41 萬噸、38-42 萬噸。從規劃產量和儲量看,預計到2022 年公司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礦產銅、金、鋅上市公司;從全球來看,公司或將成為全球第五大銅礦生產商、第九大金礦生產商、第四大鋅礦生產商,三年規劃標志著紫金礦業的全球礦業夢正式起航。
全球核心礦產的投產將奠定“特大國際礦業集團”目標的基礎公司規劃19 年實現Timok 銅金礦和卡莫阿銅礦投產,21-23 年分別達到設計產能的30%、70%、100%,并加快波爾銅礦的技改擴建,以上三者均為或者具備成為全球核心銅礦資產的條件,其投產和擴建后將成為大型“現金奶牛”,為其到2030 年實現“特大國際礦業集團”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公司規劃未來將重點并購黃金在產或即將投產項目,加快山西和隴南兩大金礦的審批和建設,我們認為公司在09 年紫金山黃金產量達到頂峰后的系列并購對公司黃金資產質量的改善明顯,新并購有望持續提升資產質量。
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我們認為公司核心銅礦的投產和擴建將使其邁入國際礦業公司的前列,預計公司19-21 年EPS分別為0.18/0.22/0.29 元/股,對應PE分別為19/16/12倍。我們延續11 月4 日報告的觀點,維持A、H 股合理價值4.40 元/股和3.64 港元/股不變,維持公司A、H 股“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發展規劃執行具有不確定性;新礦建設投產不及預期;金屬價格大幅下跌;公司繼續大額計提資產減值;匯率波動造成匯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