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沈飛(600760)公司深度報告:戰斗機百年發展五代 從群雄爭霸到三足鼎立
戰斗機歷經百年,五代機研發僅剩三國:從1915 年人類第一架戰斗機誕生,戰斗機歷經百年已經發展出五代戰斗機,目前整個世界正在處于四代機向五代機的過渡期。世界上最主要的戰斗機生產企業為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與波音公司,法國的達索航空和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這幾家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戰斗機的市場。從其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戰斗機研發具有極高的壁壘,除中國外只有俄羅斯與美國研發出五代機。
全球戰機市場呈現高景氣,主力機型生產決定成敗:從國際上主要戰斗機生產企業過去5 年報表中分析可得:產能方面,年產能在50-100 架之間,在巔峰期間能達到年均120 架左右;經營方面,過去5 年整個世界戰斗機市場是呈現高景氣度的,各個公司營收軍逐年上漲;盈利方面,凈利潤率普遍在10%左右,利潤的表現與戰機出口緊密相關;產品方面,一款主力機型的殲擊機,可能營收能占到公司業績的一半以上。
世界戰機換裝成為趨勢,我國裝備提升空間巨大:按照最大起飛重量不同,可以將戰斗機分為輕型、中型與重型。目前我國戰斗機在各種型號領域,均有與國外對標的機型,根據不同任務選用不同性能的機型。當前世界最新機型產能逐漸釋放,五代機F-35 產能提升迅速,老舊戰機如MiG-29將逐漸退出軍事舞臺。發達國家裝備機型以四代機為主,其中美國已將五代機作為主戰裝備,我國雖然裝備了一定數量的四代機,但是數量最多的仍為二、三代機。未來我國戰斗機預計以換裝為主,空間巨大。
未來戰斗機將向無人機僚機和六代機發展:由于作戰環境的高度動態化、不確定性以及飛行任務的復雜性,長/僚機編組成為各國未來戰機編排發展趨勢。六代戰機機目前處于概念階段,第一批第六代噴氣式戰斗機有望在2025 - 2030 年期間進入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服役并計劃取代F / A-18E/ F 超級大黃蜂。
風險提示:新機型量產不達預期;軍機交付延遲;軍費增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