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絡電子(002138):電感龍頭市占率持續攀升 新產品放量助力業績增長再上新臺階
電感龍頭市占率繼續攀升,微波器件等新業務高速成長:公司擁有磁性器件、微波器件、精密陶瓷、PCB 和傳感器五大產品體系,下游應用領域包括通訊、計算機、可穿戴、汽車、物聯網和軍工等。(1)從市場地位看,電感業務市占率高,國內第一全球第五,且在高端01005電感領域擁有全球少數的產能準備;其他新產品處于市場推廣期或導入期,未來有望實現份額提升。(2)從成長性看,微波器件受益于5G代際升級,用量(基站和數據終端)大幅提升,如濾波器、環形器隔離器等,同時產業鏈核心技術國產替代,公司作為本土技術龍頭,有望實現快速突破。精密陶瓷和傳感器業務基數低,受益于可穿戴和汽車電子需求的提升,有望實現高增長。
5G 驅動片式小型化電感持續增長,國產替代助力公司市占率穩步提升:5G+AIoT,手機、汽車和物聯網有望成為未來電感市場三大核心驅動。同時,為適應下游電子設備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需求,電感尺寸不斷縮小工藝不斷升級。順絡電子同時掌握繞線、疊層和一體化成型電感工藝,主打0201 電感,01005 小型化電感收入在千萬級別,配合市場需求的增加持續擴產,2019 年開始布局008004 研發。電感行業集中度較高,前五大主流供應商市場份額合計高達60%。順絡電子位列第五,市占率7%左右。自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自主可控呼聲漸起,利好上游國內產業鏈。電感下游應用廣泛,核心需求來自于消費電子尤其是手機。順絡電子已經進入主流手機品牌供應鏈體系,直接客戶包括三星和華為等,同時通過射頻器件商(Skyworks 和Qorvo等)和手機代工商(環旭電子等)間接供貨蘋果。目前,以華為、OPPO、vivo 和小米為代表的手機商對高端電感的應用程度尚不高,因此未來公司在核心客戶中的份額以及行業市占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新產品多點開花,實現多引擎驅動:
立足磁性/微波元件優勢,收割5G 基站/汽車電子市場紅利:(1)基站端,5G 時代受益于頻段提升,基站射頻元件用量大幅增長且性能顯著升級。(2)汽車端,單臺電動汽車磁性元器件價值量在2000 元左右,當前汽車磁性元器件市場空間為52 億元/年,未來兩年內有望保持30%以上增速。公司擁有磁性/微波元件技術和平臺優勢,圍繞基站和汽車電子均有布局,產品有望逐步放量。
布局陶瓷一體化生產機制優勢突出,利基可穿戴市場:把握從材料到產品的一體化生產機制有利于構建較強的護城河。精密結構陶瓷下游應用廣泛,近年來行業增速維持在11%以上的水平。公司自2013 年開始通過外延并購的方式布局陶瓷材料的研發和商業化,控股子公司東莞信柏60%以上的收入來自智能穿戴,受益于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長,東莞信柏有望保持穩定的業務增速。
引入LTCC 工藝平臺,持續擴充產品線:根據觀研天下的數據,目前全球LTCC市場規模在11 億美元左右,到2022 年有望達到15 億美元。深圳南玻電子是國內最早擁有引入LTCC 生產線的廠商。公司于2008 年收購南玻電子全部股權,目前LTCC 產品包括疊層片式LC 濾波器和疊層片式藍牙天線。公司作為國內電感龍頭,有望借助大客戶資源優勢不斷拓展LTCC產品品類,實現LTCC產品線的高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8.10 億元(+19.0%)、45.66 億元(+62.5%)和59.90 億元(+31.2%);凈利潤分別為4.79 億元(+0.1%)、8.08 億元(+68.7%)和10.72 億元(+32.5%);對應EPS 分別為0.59 元、1.00 元和1.33 元;對應PE 分別為39 倍、23倍和17 倍。考慮到公司是國內電感龍頭,有望充分受益于5G 和國產替代,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6 個月目標價28 元。
風險提示:電感價格下降風險;射頻元件下游認證不達預期;汽車銷量不及預期;精密陶瓷應用拓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