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金融熱點快評:制造業PMI顯示供需雙雙回落 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
10 月31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0 月制造業PMI 為49.3%,較上月下降0.5 個百分點,連續6 個月位于榮枯線以下,處于2009 年3 月以來的次低位。主要關注點如下:
第一,本月PMI 下滑雖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但主要原因在于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在大多數年份中,由于十一假期影響,10 月PMI 均較9 月有所回落,但本月PMI 各分項指數顯示供需全面回落,預示10 月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新訂單指數下降0.9 個百分點至49.6%,重回榮枯線以下。尤其是外需持續放緩導致新訂單指數進一步下降。10 月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1.2 個百分點至47%,這預示著未來出口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供給方面,生產指數回落1.5 個百分點至50.8%,為今年以來最低水平,表明供給斷也在走弱。
第二,購進和出廠價格指數差值繼續擴大,企業利潤將持續承壓。受國際油價回落及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影響,10 月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大幅下降1.8 個和1.9 個百分點至50.4%和和48%,加之高基數因素,預計10 月PPI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此外,購進和出廠價格指數差值連續兩月擴大,反映企業利潤空間持續收窄,預計企業利潤將繼續承壓。
第三,在需求收縮和利潤承壓雙重影響下,企業仍處去庫存階段。本月原材料庫存指數回落0.2 個百分點至47.4%,達到4 月以來最低點;產成品庫存指數回落0.4 個百分點至46.7%,連續四個月下滑;采購量指數回落0.6 個百分點至49.8%,重回收縮區間。這表明在當前需求放緩和利潤承壓的情況下,企業生產動力不足,仍處于去庫存階段。
第四,宏觀政策需持續發力,通過穩內需和減稅降費助力經濟企穩。針對當前企業生產經營不斷惡化所面臨的內外需持續走弱和利潤空間不斷收窄這兩大制約因素,宏觀政策需從穩內需和改善企業利潤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全球經濟減速和貿易摩擦實質影響持續的情況下,穩住內需對于經濟企穩至關重要,建議加大促消費力度激發消費潛力,并防止投資增速尤其是制造業投資增速過快下滑。另一方面,實施更大范圍的減稅降費,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從而減緩企業利潤空間收縮,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