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儲能概念股有哪些?鋰電池儲能概念股電投能源龍頭,2022年有望進一步上漲
日期:2022-08-30 20:29:27 來源:互聯網
事件:公司發布2022 年半年度報告。公司2022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6.2 億元,同比增長17.5%;實現歸母凈利潤23.3 億元,同比增長25.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2.9 億元,同比增長19.5%。基本每股收益1.21 元。分季度來看,公司2022 年Q2 單季實現營業收入64.5億元,同比增長11.1%,環比下降10%;單季歸母凈利8.2 億元,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45.8%,主因公司煤礦為露天開采,二、三季度土方剝離作業量大,影響業績釋放。
煤炭:長協基準價上調,噸煤毛利穩健提升。2022 年上半年公司煤炭概念股板塊實現營收41.6 億元,同比增長10.8%;實現毛利20.5 億元,同比增長10.1%。2022 年H1,公司生產原煤2,243萬噸,同比下降3.8%;銷售原煤2,233 萬噸,同比下降4.5%。噸煤售價為181 元/噸,同比增長14.5%;噸煤成本為90 元/噸,同比增長14.3%;噸煤毛利92 元/噸,同比增長14.8%。
后市來看,公司煤炭銷售按照年度產銷計劃執行,嚴格執行長協銷售,長協基準價上調背景下,公司盈利將更為穩定,利好業績長期向好發展。此外,公司坐擁兩大千萬噸級高效露天礦,噸煤成本傲視群雄,由于煤炭開采概念股成本多受制于資源稟賦的限制,其他競爭對手無法復制,因此公司極低的開采成本構筑天然護城河優勢。公司主要客戶對公司產品依賴度較高,且公司擁有運距優勢,具備區域性壁壘,在吉遼供需矛盾加劇背景下,公司受益顯著。
電力:綠電逐步放量,效益有望再翻番。2022 年上半年公司電力板塊實現營收13.7 億元,同比增長31.2%;實現毛利5.7 億元,同比增長51%。2022 年H1,公司煤電發電量27.8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1.26%;煤電售電量23.9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21%。2022 年上半年新能源發電量13.1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4.08%。其中:太陽能發電7.6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0.2%,風力發電5.5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6.69%;新能源售電量12.9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4.2%。
其中:太陽能售電7.5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50.4%,風電售電5.4 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6.9%。
后市來看,公司尚有1,675.3MW 光伏、3,065.5MW 風電、626MW 風光項目處于在建和規劃狀態,合計在建及規劃裝機量5,366.8MW,增幅高達335.4%,成長潛力巨大。公司規劃,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7000MW 以上。預計公司新能源裝機占比將持續提高,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電解鋁:協同效應力促業績釋放。2022 年上半年公司電解鋁板塊實現營收80.2 億元,同比增長19.9%;實現毛利21.7 億元,同比增長12.5%。2022 年H1,公司生產電解鋁43 萬噸,同比減少3.4%;銷售電解鋁42.8 萬噸,同比減少3.8%。公司霍煤鴻駿擁有年產能86 萬噸的電解鋁生產線,同時擁有自有電廠配備裝機容量180 萬千瓦的自備火電機組、40 萬千瓦風電機組,可基本滿足用電需求;其中,火電用煤均由公司內部銷售,協同效益顯著。后市來看,歐洲能源危機漸顯,天然氣、煤炭價格高位支撐電價高企,歐洲鋁冶煉廠有進一步減產的可能,后續在地產回暖、制造業需求回升的推動下,鋁價有望進一步上漲。
儲能:鐵-鉻液流電池突破進展,創新成長空間。截至2022 年8 月,公司1MW 鐵鉻液流電池項目已完成土建施工,預計年末完成電池的安裝調試;該項目隸屬于公司霍林河循環經濟多能互補技術研究與應用創新示范項目,項目包含有1 兆瓦飛輪儲能概念股、1 兆瓦液冷鋰電池儲能和1兆瓦鐵鉻液流電池儲能。該1MW 鐵鉻液流電池項目可用于風光儲能,公司新能源轉型將再添新動力。
投資建議:公司為蒙東褐煤龍頭,以煤為核心,鋁、電和新能源為重點,資本運作為平臺,打造具有核心競爭能力的綜合能源企業。公司大力發展風光電新,綠電在運1.6Gw,在建+規劃5Gw+,新能源轉型蓄勢待發。預計公司2022 年~2024 年實現歸母凈利分別為52.8 億元、61億元、63.8 億元,EPS 分別為2.75 元、3.17 元、3.32 元,對應PE 為6.09、5.28、5.04,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在建項目投產不及預期,電解鋁消費增速不及預期,煤價大幅下跌。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