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系統板塊概念股有哪些啊?2022最新智能駕駛系統龍頭股一覽表
日期:2022-08-27 15:54:14 來源:互聯網
汽車智能化配置具有較強的消費升級屬性,是車企產品實現差異化的重要方向,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概念股以及智能化內外飾等系統具有顯著的增配趨勢。智能駕駛系統是汽車智能化的關鍵指標,在成本下降和行泊一體優化方案的推廣下,L2/L2+級別產品是未來滲透提升的核心驅動力;高階智駕概念股大算力產品加速推廣,主力自主品牌高端化,鋪墊未來L3以及以上智駕需求。智能座艙、智能底盤等系統滲透率快速上行,且ASP也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建議重點關注HUD、空氣懸架和全玻璃車頂等典型產品。
自動駕駛:L2快速滲透,高階自動駕駛或將加速落地,建議關注自動駕駛域控供應商龍頭股經緯恒潤及德賽西威
L2自動駕駛穩步滲透,高階自動駕駛初現雛形。基于中汽協產銷量數據、易車網龍頭股、懂車帝等汽車論壇的配置數據,我們的測算(下同) L2級自動駕駛自2017年來,滲透率每年均有5pcts左右提升,2022H1達33%。此外,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高合等品牌均有車型具備地圖領航/領航輔助功能,我們將相應車型劃分為L2+,2022H1L2+滲透率達5%,高級別自動駕駛初顯雛形。
主機廠將自動駕駛作為差異化競爭重點,自動駕駛有望快速滲透。對于L2,僅具備行車功能的ADAS方案成本下降,助推L2向東風風神奕炫等10萬元以下車型滲透。此外,5V5R架構實現行泊一體,據東軟睿馳測算,對比1V1R+APA方案,行泊一體方案能夠將成本降低20%-30%,亦可促進L2滲透。我們預計2025/2030年L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分別為60%/52%。此外,自主品牌高端化,亦將高階自動駕駛作為差異化重點,我們認為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高階自動駕駛將快速落地,預計2025年L3/L4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滲透率分別為10%/1%,并將于2030年提升至40%/8%。
自動駕駛將圍繞行泊一體及大算力兩個趨勢發展,域控需求快速提升,相應供應商有望受益。我們認為行泊一體、大算力分別為L2、高階自動駕駛重要關注點。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為自動駕駛決策層核心產品,有助于傳感器融合與高級別功能的實現。隨著自動駕駛的快速滲透,自動駕駛域控相應供應商有望受益,建議關注已實現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量產配套的經緯恒潤及德賽西威。
智能座艙:HUD、全景玻璃車頂快速滲透、伴隨產品升級亦有價值量提升
HUD:作為駕駛員感知智能汽車最重要的HMI接口,伴隨顯示效果完善而滲透。作為人機交互最重要的接口,WHUD技術成熟、成本較低,逐漸下探到低價格帶車型;ARHUD功能豐富、顯示效果好,高端化車型紛紛搭載,助力ASP提升。目前,HUD滲透率穩定提升,2022Q2達7.56%,預計2025年滲透率可達38%,2021-2025年滲透率CAGR為62%。我們看好華陽集團憑借HUD的光學+軟件+制造能力,成為該賽道下的國內龍頭。
全景玻璃車頂:相較全景天窗成本更低,視覺酷炫、更受消費者青睞。滲透率自2019年以來始終保持快速、穩定上升,2022Q2達7.78%。相較傳統天窗,全景玻璃車頂滿足消費者需求亦降低成本,主機廠有動力提升其配置率。我們預計其滲透率2025年可達25%,2021-2025年滲透率CAGR為48%。全景玻璃車頂滲透的同時,鍍膜、調光等功能亦不斷豐富,進一步提升單車價值量。在汽玻行業量價齊升的背景下,建議關注福耀玻璃。
智能底盤:空氣懸架滲透提速,底盤域控從0到1。空懸隨標配車型價格的下探而滲透,當前滲透率仍較低,2022Q2僅為0.89%。空懸逐漸成為智能汽車主流新增配置,顯著提升駕乘體驗,主機廠特別是高端自主品牌紛紛加碼空懸,疊加供應鏈國產化帶來的成本下降優勢,空懸龍頭股有望下探到25萬元車型,我們預計國內滲透率2025年有望達到15%,對應2021-2025年滲透率CAGR為122%。建議關注已實現空懸產品落地的保隆科技、中鼎股份、拓普集團,以及在底盤域控制器有布局的科博達、經緯恒潤。
風險因素:汽車配置數據有偏差;汽車銷量覆蓋不全;車型龍頭股銷量與相應配置信息的匹配與實際情況有偏差;細分車款價格在汽車論壇的車主交流數量不可反映其實際銷售情況;汽車行業景氣度下行;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不及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龍頭股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