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儲能行業概念股有哪些啊?2022最新便攜式儲能龍頭股匯總
日期:2022-08-18 10:56:19 來源:互聯網
摘要
1、便攜式儲能概念股是什么——小型儲能系統,通過填補現有產品空缺快速打開市場
便攜式儲能容量一般在100-3000Wh之間,又稱“大號充電寶”、”戶外電源“龍頭股,主要應用于戶外出行、應急備災等場景,可為烤爐、電飯鍋、照明設備等短時供電。
核心賣點為填補了充電寶概念股和燃油發電機之間存在的空缺,容量可支撐短期用電且便于攜帶。便攜式儲能輸出功率在1-3KW,功率段處于充電寶及燃油發電機之間,較充電寶可滿足更多的用電需求,對比燃油發電機,重量更輕,可實現單人搬運,使用更為方便。
市場規模:2020年達42.6億元,16-20年CAGR+190%。2016年起,便攜儲能產品陸續推出,經過產品推廣+鋰電成本下降,市場高速增長,2020年出貨量達208.8萬臺,16-20年CAGR+152%,2021年預計市場規模達到111.3億元,yoy+161.3%。
主要市場:美國、日本為主要市場,分別以戶外出行、應急備災需求為主,兩者分別占全球出貨47%、30%。
2、如何看待華寶新能的核心競爭力?
1)先發優勢:公司是2020年便攜式儲能行業全球龍頭,擁有行業內領先的品牌認知度+渠道布局。
行業地位:營收規模口徑20年公司市場份額21.0%,便攜式儲能行業全球市占率第一;
銷量:基于我們的統計口徑,公司面向國內、國外的自有品牌“電小二”、“Jackery”在國內外市場的線上銷量均顯著領先行業;渠道:公司產品銷售以線上為主(21年線上收入占比達88.4%),而目前線上官網、線下門店渠道等自有渠道開拓亦取得成效。
2)中期競爭優勢:產品+成本優勢,有望獲得競爭對手的追趕時間差,憑此持續穩固龍頭地位。
產品:公司產品容量段覆蓋240-2160Wh,產品矩陣密集,每隔500Wh左右的容量區間基本有一款產品覆蓋,更豐富的產品矩陣有望覆蓋更多不同容量段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公司各容量段產品中輕質化優勢明顯,更輕量的產品將滿足消費者對易攜帶性的需求。
成本:公司核心供應商均為國內企業,生產模式為在國內實現核心環節的M2C自主生產,成本管控能力有望優于選擇國內企業進行代工的美國企業Goal Zero。
3)中期格局判斷:橫向對比電動OPE行業龍頭創科實業——先發優勢+本土供應鏈優勢,有望助力公司穩固市場地位。
相似性及可比性:兩行業驅動邏輯相似,鋰電技術驅動OPE行業電動化、驅動便攜儲能產品部分替代燃油發電機;終端市場及市場分布相似——均為類消費品行業,且消費市場主要集中于北美、歐洲及亞太地區。
市場格局展望:2020年電動OPE、便攜式儲能的行業CR5分別為62.7%、50.3%,兩大行業的龍頭企業創科實業、華寶新能市占率分別為20.4%、21.0%,電動OPE市場格局較便攜式儲能更集中。我們認為,兩大公司的成長路徑在產品供給、渠道、供應鏈上均有相似性,實現了鋰電對傳統產品的替代、線上+線下渠道雙布局、本土供應鏈帶來成本優勢。我們認為,未來便攜式儲能的行業集中度有望上升,擁有品牌、渠道、供應鏈優勢的公司市場份額將有望增加。而公司的先發優勢及中期競爭力有望帶來競爭對手的追趕時間差,我們預計中期層面公司龍頭地位有望保持穩固。
3、行業空間及增速測算——我們預計22、25年分別為230.96、645.62億元,22-25年CAGR+40.9%。
銷量假設:預計25年全球銷量2148萬臺,22-25年CAGR+46.3%,主要增長市場來自美國、日本、歐洲、中國。
美國:以戶外出行需求為主,我們假設戶外活動家庭及產品滲透率不斷提升,預計25年美國市場銷量達928.7萬臺,22-25年CAGR+52.9%。
日本:應急備災需求為主,在產品滲透率25年達20%的假設下,對應預計銷量達355萬臺,22-25年CAGR+24.1%。
歐洲:各品牌加速布局歐洲市場,疊加俄烏危機帶來的戶儲高增,我們預計25年銷量達433萬臺。
中國:露營文化驅動銷量增長,我們預計25年國內銷量達302萬臺,22-25年CAGR+76.1%。
容量假設:隨戶外活動消費者的露營天數不斷增加、產品進一步普及、能量密度龍頭股提升等帶來的產品更新迭代因素,我們預計2021-2025年產品平均容量將不斷提升。結合我們對銷量的預測,預計25年全球市場容量規模有望達15.49GWh,22-25年CAGR+58.2%。
市場規模:結合我們對21-25年便攜式儲能全球銷量、容量的假設,并通過電商平臺價格加權計算得到21-22年產品單位均價,我們預計22、25年分別為230.96、645.62億元,22-25年CAGR+40.9%。
4、投資建議:建議關注便攜式儲能行業龍頭【華寶新能】
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的IPO注冊已在2022年7月29日獲證監會同意,我們認為,公司上市后的投資機會來自行業高增速+公司競爭優勢,預計公司有望維持現有龍頭地位,并充分受益行業高增長,帶來公司業績的持續提高。
行業高增速:我們預計2025年行業規模將達645.62億元,22-25年CAGR+40.9%。
公司競爭優勢:品牌+渠道帶來先發優勢,產品+成本優勢打造競爭對手的追趕時間差。我們認為,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公司的品牌及渠道優勢已拉開與現有參與者的差距,且更密集的產品矩陣、本土產業鏈+自主生產帶來的成本優勢,將有望成為公司在中期層面的競爭優勢,拉開競爭對手的追趕時間差。
風險提示:行業龍頭股需求不及預期;境外經營惡化風險;第三方平臺相關風險;競爭加劇風險;測算具有主觀性,僅供參考。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