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投融資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有哪些啊,2022醫療器械投融資概念股票一覽
日期:2022-08-11 15:18:27 來源:互聯網
報告導讀
本周醫藥生物行業概念股投融資主要方向包括創新藥械、大分子CDMO、基因概念股測序平臺等。
二級市場概念股方面,諾思格、盟科藥業上市;真實生物開啟港股上市申請。海外方面,安進與吉利德繼續收購擴管線,博騰股份首個海外產能落地。
投資要點
本周投融資事件盤點
本周國內外醫療健康一級市場資金主要投向包括創新藥械、CDMO、基因測序平臺等,投資輪次較為分散。本周國產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概念股平臺生產商賽納生物、大分子CDMO 智享生物、衰老相關退行性疾病的創新物研發商維泰瑞隆、血液制品研發生產商泰邦生物集團、醫療影像AI 智能設備研發商復星杏脈等都獲得了超億元大額融資。
二級市場方面:8 月2 日,臨床CRO 公司諾思格創業板IPO 上市,募資凈額達10.88 億元。;8 月4 日,真實生物概念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僅距離其旗下口服新冠藥阿茲夫定獲批10 天;8 月5 日,抗菌創新藥公司盟科藥業科創板IPO 上市,募資凈額達9.60 億元。此外,8 月3 日至4 日,凱萊英和博騰股份相繼宣布回購公司股份。
本周主要收并購事件:①8 月1 日,華潤雙鶴發布公告稱以5.02 億元收購神州生物50.11%股權,以快速進入生物發酵概念股領域,擴充管線;②8 月4 日,安進宣布以約37 億美金收購ChemoCentryx,一家專注于口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癥和癌癥生物藥的創新藥研發公司;③8 月4 日,吉利德宣布以4.05 億美元收購英國Biotech公司MiroBio。MiroBio 成立于2019 年,是一家專注于研發自身免疫疾病新型抗體藥物的公司,是從牛津大學分離出來的第八家公司。
本周創新藥械相關政策及重要事件梳理
8 月2 日,博騰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以5000 萬歐元在斯洛文尼亞建設研發生產基地。此生產基地將專注于臨床前到臨床階段直至藥品上市全生命周期所需的GMP中間體和原料藥生產工藝開發、分析方法開發,以及公斤級至百公斤級制備服務,預計投入運營時間為2024 年9 月。
8 月2 日,CDE 公開征求《化學藥品創新藥Ⅲ期臨床試驗前會議藥學共性問題及相關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意見,旨在鼓勵創新,提高申請人和監管機構溝通交流的質量與效率,加快新藥研發。征求意見稿指出,創新藥Ⅱ期臨床試驗結束(EOPⅡ)/Ⅲ期臨床試驗啟動前溝通會議是臨床試驗期間的重要溝通交流會議。
申請人在提出 Pre-Ⅲ期藥學會議申請時,需明確會議目的,提出具體的溝通交流問題,準備詳細的資料和研究數據,以盡早確定并解決后續研究的關鍵藥學問題。
8 月7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治療新冠肺炎的真實生物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的定價初步確定,每瓶不到300 元,每瓶35 片,每片1mg。而阿茲夫定治療新冠的劑量為每天5mg,連續給藥7 天,即其治療新冠的一個療程費用不到300 元。
7 月25 日,NMPA 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滿足藥品特別審批程序進行應急審評審批,附條件批準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片增加新冠病毒肺炎適應癥的注冊申請。
2022 年月度投融資龍頭股數據整理(更新至2022 年7 月)全球: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投融資數據7 月持續波動。2022 年7 月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共發生73 起融資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披露融資總額約22.72 億 美元,環比下降約40%;2022 年7 月醫療器械領域共發生56 起融資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披露融資總額超過10.31 億美元,環比下降約35%。國內:
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7 月投融資數據呈現不同幅度回落。2022 年7 月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累積發生33 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7.56 億美元,環比下降約10%;2022年7 月醫療器械領域共發生33 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3.24 億美元,環比下降約66%。從細分領域上看,生物制藥和IVD 分別是7 月全球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投融資關注度最高的板塊,投融資事件分別發生了48 起與18 起。
海外醫療健康領域IPO 熱度仍處于低位,A 股醫療健康領域IPO 回暖。2022 年7 月,A 股醫藥生物行業共5 家公司上市,分別為普瑞眼科、五洲醫療、天新藥業、益方生物-U、英諾特。港股7 月共3 家公司上市,分別為智云健康、潤邁德-B、微創腦科學等。此外,美股7 月共發生3 起IPO 事件,數字較上個月增加1件。
創新藥械板塊估值梳理(2022.8.5)
總體來看,A 股的創新藥以及創新器械板塊的估值水平高于H 股,主要由于H 股大量創新藥械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細分來看,A 股的創新藥板塊(Wind 創新藥)平均估值水平(PE(TTM)均值54)略高于器械板塊(Wind 醫療器械)(PE(TTM)均值45)。H 股創新藥械板塊在除去負值之后,兩個板塊的平均PE(TTM)分別為22 和29。從市場表現來看,本周A 股與H 股創新藥械板塊均迎來小幅上揚。
A 股創新藥械板塊漲幅分別達到+2.11%及+1.79%。其中漲幅排名前五的個股分別為長春高新(+19.95%)、南微醫學(+15.78%)、人福醫藥(+14.97%)、美迪西(+12.57%)、奕瑞科技(+10.14%)。本周H 股創新藥械板塊漲幅分別達到+1.02%及+2.94%。其中漲跌幅排名前五的個股分別為百濟神州(+15.06%)、愛康醫療(+14.92%)、微創醫療(+10.57%)、方達控股(+7.00%)、啟明醫療-B(+6.81%)
本周復盤
7 月全球的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投融資龍頭股數據均呈現不同幅度波動,而A 股醫療健康概念股領域IPO 數量回升明顯。本周發生多起超億元大額融資,大分子創新藥研發相關領域高關注度。
風險提示
行業政策變動;疫情結束不及預期;研發進展不及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概念股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