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用機器人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有哪些啊,2022新能源用機器人概念股票一覽
日期:2022-08-11 15:02:38 來源:互聯網
投資要點
短期:工業機器人龍頭股Q2 旺季后置,疫情&外資缺貨加速國產化:
宏觀:7 月PMI 收于49.0%,較6 月降1.2pct,我們判斷主要受傳統生產淡季、高耗能行業景氣度走低、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但制造業投資依舊保持較強韌性,看好短期影響消除后制造業景氣回升。
中觀:疫情影響下2022Q2 機器人產銷量均有下滑,但6 月以來行業已有向好邊際變化。6 月工業機器人單月產量4.6 萬臺,同比+2.5%;ABB、KUKA和雅馬哈為例的頭部企業6 月訂單量分別同比+30%/+39%/+8%,環比5 月也有好轉。分下游來看,2022Q2 新能源、光伏、醫療和半導體等新興下游增速相對較快,支持機器人銷量增速,而3C 和一般工業受疫情和出口受阻影響相對更大而表現不佳。分機型來看,協作、SCARA 和大六軸機器人增速較快,新能源產業鏈拉動效應明顯,小六軸機器人和Delta 機器人多用于消費和一般工業領域,同比出現較大負增長。競爭格局來看,疫情影響&外資品牌缺貨嚴重,推動工業機器人國產化進程。2022Q2 機器人國產化率提升至36.8%,同比+6.4pct。其中頭部企業尤為受益,2022Q2 國內出貨量排名前十中,匯川、埃斯頓和新時達分別位列第4、第5 和第9。
他山之石:產業+政策+出口推動日本機器人產業發展:
復盤日本工業機器人發展歷史,我們發現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是日本機器人產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而產業機遇、政策扶持和出口導向是核心驅動力。此外聚焦發那科&安川等日本機器人龍頭,我們發現其崛起過程有諸多相似之處:1)以運動控制起家,為工業機器人制造打牢基礎;2)完美抓住日本機器人黃金發展期,迅速崛起;3)國內市場達到瓶頸后,果斷開拓國外市場。
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迎新能源+國產化雙重機遇:
中國是全球機器人最大市場,從三方面看仍有廣闊發展空間:1)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機器人密度仍有上升空間。根據IFR,2020 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密度為247 臺/萬人,按照工信部“十四五”規劃預測,假設2025 年工業機器人密度達500 臺/萬人,國內人口基數不變,則國內工業機器人概念股銷量仍有翻倍空間;2)應用場景逐步拓寬,迎新能源歷史性機遇,根據我們測算2022-2025 年新能源行業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分別為10.2/13.0/17.1/23.3 萬臺,CAGR=32%。3)政策助推高端制造轉型升級。綜合來看,根據MIR 預測至2025 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可達43.2 萬臺,2021-2025 年CAGR=13.9%。
外資壟斷高端市場,國產機器人迎黃金替代期。短期來看,疫情&缺貨給國產廠商在交貨期龍頭股方面帶來較大優勢,同時新能源領域需求旺盛,部分客戶會選擇國產產品進行替代,國產廠商有望憑借強大的學習能力迅速迭代產品,逐步縮短與外資的技術差距;長期來看,新能源產業鏈龍頭股的迅速發展有望改變機器人原有格局。汽車行業長期以來是機器人使用量最大,且對性能要求最高的場景,一直都是四大家族的基本盤。新能源領域在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有望替代汽車成為機器人最大應用場景。新能源用機器人對性能要求低于汽車用機器人,且更關注性價比,國產機器人在與四大家族的競爭中會獲得更多的優勢。
投資建議:工業機器人概念股本體制造商推薦埃斯頓、匯川技術(東吳電新組覆蓋),零部件概念股環節推薦綠的諧波,建議關注雙環傳動。
風險提示:制造業景氣度不及預期,核心零部件國產化不及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