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鑄件產能行業概念股有哪些啊?2022最新風電鑄件產能龍頭股名單
日期:2022-08-10 20:16:15 來源:互聯網
截至7月底,我們統計22年陸海風機招標(含EPC)已累計達到約60GW,其中上半年招標量同比增長超100%,且7月招標量并無下滑,我們假設后續5個月按6-7月單月量(約8GW)招標,則全年招標量將累計達到100GW,同比去年增長約80%。
根絕風電行業龍頭股歷史經驗,大多數情況下風電行業當年招標與第二年裝機相差不大(陸風招標一并網時間平均約9個月,海風為9-24個月不等),我們預判23年風電裝機量可能接近90-100GW,同比增長,同比今年增長65%-80%。
22年1-4月,各類鋼鐵相關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至4月中旬觸頂后開始迅速回落,截至7月底,生鐵/廢鋼價格相比4月高點已下跌22/28%,相比年初已下跌16/22%。風電板塊鋼結構零部件包括鑄件、鍛件、主軸、軸承、塔筒、樁基等,其中鑄件及主軸為嚴格的年初或年底定價,全年鎖價且沒有調價機制的環節,因此當年中原材料價格上漲時受損最嚴重,下跌時受益最明顯。
我們測算目前生鐵及廢鋼價格下(較年初均下降約-650元/噸,近期受鋼廠停產影響已經止跌),假設其他金屬概念股投料降價幅度與之相當,投料/毛坯重量約105:100,樹脂價格下降約8000元/噸,則當成品價格不變時,鑄件噸凈利相比年初高約800元/噸(年初日月股份噸凈利約300元/噸)。
根據測算,21年中國風電鑄件上市及非上市公司合計有效產能約172萬噸。
同比21年,23年國內主要上市公司風電鑄件(不含鑄造主軸)有效產能上升約31%如國內其他非上市公司不擴產,則總體風電鑄件(不含鑄造主軸)有效產能上升約17%。
鑄件行業全球約80%的產能集中在中國,根據測算,21年全球風電鑄件需求約207萬噸,而21年中國風電鑄件有效產能約172萬噸,供需基本匹配。
由于23年國內裝機預計大幅超預期,鑄件行業將出現需求缺口,風電鑄件需求相比21年,全球增長約44%,國內則增長近67%,超過國內上市公司風電鑄件有效產能的增速31%。由于政策限制因素,國內非上市公司擴產速度預計明顯低于國內上市公司,風電鑄件行業23年預計需求缺口明顯。
假設國內非上市公司產能無擴產,則23年國內風電鑄件有效產能約202萬噸,距離距離滿足全球需求的80%(240萬噸)有約40萬噸缺口,即如果全球裝機近140GW則缺口歸零。
風電鑄件產能概念股有大MW產能與小MW產能之分,一般認為大MW產能能夠供應5.5MW級別以上風機我們預計23年全球風機需求當中,大MW需求量占比可能高達75%,即225萬噸大M洲需求而國內有效產能方面,我們估計23年上市公司對應大MW產能約100萬噸(其中廣大特材、宏德股份全部為大MW產能),而非上市公司中大MW產能我們推測不超過40萬噸,合計約140萬噸,距離滿足全球需求的80%(180萬噸)有約40萬噸缺口,相比鑄件概念股總產能的約40萬噸缺口,即缺口結構性集中在大MW部分。
因此我們認為,不排除在23年,大MW鑄件小幅結構性漲價的可能性,若漲價5%則對應大MW鑄件噸凈利提升550元/噸左右。
鑄造主軸屬于鑄件的一類,但不屬于傳統鑄件需求,可以算作鑄件的額外需求。
傳統鍛造主軸技術成熟,穩定性好,可靠性和合格率高,金雷股份在鍛造主軸領域具有較大優勢,市占率約30-40%。
鑄造主軸的成本較低,可以滿足整機降本壓力及輕量化的需求,在大兆瓦主軸上適用性更高,但目前穩定性、使用壽命方面一般,有時不能完全達到要求,仍然需要工藝磨合和技術進步,目前海外的西門子和Vestas,以及國內的上海電氣及遠景在引入鑄造主軸方面較快。目前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在分別擴建鑄造主軸產能,吉鑫科技也具有少量鑄造產能。其中日月股份一期鑄造主軸年產約4-5萬噸(2000支)已于22年中開始供貨,金雷股份目前鑄造主軸年產能約3-4萬噸(1600支以上),23年中東營基地一期投產后,有望再增加5萬噸鑄造主軸產能。
鑄造主軸單根約20-25噸,單耗約3噸/MW,按23年裝機30GW計算(滲透率18%),對應約9-10萬噸需求。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