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設施建設行業概念股有哪些啊?2022最新配套設施建設龍頭股匯總
日期:2022-07-30 10:26:39 來源:互聯網
平安觀點:
支付方:醫保基金是我國醫療支出的主要來源。我國基本醫保概念股廣覆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是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政府掌握核心議價權,醫療體系總體由政府主導,醫保基金是主要支付方;商業健康險主要提供延伸保障,商業保險公司議價能力較弱。2019 年,我國社會醫療保險支出在經常性衛生支出中占比28.22%,個人現金支出占比35.23%,個人現金支出占比遠高于同為社保型醫保體系的日本和德國。
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框架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龍頭股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等共同發展。1)2021 年我國基本醫保共計13.63 億人參保、覆蓋率高達96.49%。2)補充醫保主要包括大病保險和大中型企業自主為員工建立的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其中,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由企業自主參加、自行辦理;大病保險屬于政策性醫療保險、“惠民保”是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由政府主導或指導、商保公司承辦。
商業健康險:補充保障,醫保體系的重要一環。我國商業健康險保費快速增長、保費占比持續提升,但主要起到補充保障作用;2021 年我國商業健康險密度約600 元/人,與海外發達國家相比處于較低水平、發展空間較大。疾病保險是健康險的主力險種、醫療保險為第二大險種,2020 年以來,醫療保險占比提升。2021 年1 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一年期及以下的短期醫療險期限短、風險可控,可以聚焦獲客和特定人群保障,引入先進療法和新型特效藥等形成差異化優勢;費率可調的長期醫療險:保證續保期間15 年-20 年,長期經營和風控難度較大,壽險公司可以憑此建立業務壁壘。
未來展望:推動長護險發展,打造差異化商業健康險概念股。1)基本醫保:長護險試點在保障范圍、籌資標準、服務供給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制度性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完善。參考美國和德國經驗,可以通過引入商業保險公司經辦基本醫保等形式,加強醫療保險市場的競爭。此外,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續推進,倒逼公立醫院主動加強費用管控,減輕醫保基金概念股支出壓力和患者自費負擔。2)商業健康險:進一步探索商業醫療險與私立醫療機構龍頭股的合作機制,通過加入特定疾病、特定治療方式等保險責任,拓寬短期醫療險的保障范圍、開發“定額住院津貼給付+優質醫療”的產品,較“惠民保”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同時,我國商保公司并非主要支付方,參考海外,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增強風控和議價能力,拓展健康管理服務。
風險提示:1)海內外疫情反復。2)政策落地不及預期。3)險企健康管理龍頭股發展進度不及預期。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龍頭股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