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物聯終端設備龍頭股有哪些,物聯終端設備板塊概念股一覽表
日期:2022-06-26 13:18:14 來源:互聯網
投資要點:尋找“雙碳”下產業變革的大機會
本文聚焦數字能源龍頭股(包括數字電力、數字煤炭、數字熱能、數字水務),不同于其他報告,本文將延續智能制造系列報告一貫風格,結合公用事業、電新、機械、計算機、通信、電子等各個板塊的情況,整體分析全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大邏輯:雙碳的頂層戰略
“雙碳”對能源、電力行業的傳導邏輯是什么 具體的影響是什么 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2020年9月中國提出分別在2030、2060年前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2021年10月明確了具體任務及“三步走”戰略。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為能源活動,其中一次能源消費中化石能源占比84%為主要原因。清潔性的非化石能源難以直接利用,需將其轉化為電能。因此能源消費端減排路徑為,脫離化石能源使用并提高電力使用率,最終使電力成為唯一終端能源。雙碳大邏輯下對電力、煤炭、熱能、水務都諸多環節都會產生長期的影響。
數字能源:雙碳的主戰場,尋找存量與增量的機會
產業的傳導周期為先硬后軟,TMT如此,電力行業亦然,硬件(發電設備,電網一次設備)—>嵌入式軟件(二次設備等)—>應用軟件、服務。從股價上看,龍源電力先漲,傳導至國電南瑞,接著是朗新科技。投資邏輯分為兩個方面,1)存量市場:擴容的增長,新技術對存量的替代,難以爆發性增長,尋找競爭壁壘高、競爭格局好、競爭力強的公司。2)增量需求:0到1的過程帶來爆發性增長,尋找高壁壘環節的公司,綠電功率預測、雙碳交易平臺、電改后交易系統、電力機器人、儲能等。
相關標的:1)發電側關注增量的嵌入式軟件公司如容知日新、國能日新(申萬宏源計算機&公用事業) 。2)電網側的存量市場關注競爭力與競爭格局好的國電南瑞、國網信通;增量需求關注智能巡檢運維如億嘉和、申昊科技、南網科技(申萬宏源公用事業)、國網智能、杭州柯林、澤宇智能等。新增的信息安全需求關注緯德信息、云涌科技。3)調度/營銷/通信系統關注十年維度升級,受益標的為朗新科技、遠光軟件、映翰通等。4)線纜與通信配套關注中天科技,溫控設備關注英維克等(申萬宏源通信)。
數字煤炭:政策催化與下游盈利共振
長期看,煤礦智能化有內在需求。目前煤礦智能化建設龍頭股尚處初級階段,2020年底全國僅建成494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政策催化:《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是頂層意見,《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是具體的指導,71處示范煤炭是標桿案例,各個地方落地的建設標注和驗收辦法是具體的抓手。由此可見,政策的催化從頂層到抓手都全面鋪開。
煤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企業的收入/利潤增速都和煤炭行業的盈利能力密切相關。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超過7000億,同比增長216%,2022年前兩月同比增長151.3%。
下游盈利能力持續向好也保障了相應信息化的投入。
相關標的:龍軟科技、工大高科、梅安森、北路智控、科達自控等
數字熱能:老舊小區改造打開市場空間
雙碳政策的影響,導致能源必須要從傳統模式更換。成長的因素來自供熱行業的區域在擴大,集中供熱區域也在不斷擴大。政策上,老舊小區的改造給智能供熱行業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
相關標的:瑞納智能、工大科雅等
數字水務:需求、政策、技術、標桿案例共驅
當前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水務公司已實現信息化建設,不斷深化智能化建設。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如鄉鎮、農村等地,仍然處于完善管網建設龍頭股階段,信息化建設尚未完善。需求、政策、技術、標桿案例共驅百億市場增長。綜合性智慧水務建設需求可分為:物聯終端設備龍頭股+信息化平臺與應用+運維服務。
相關標的:和達科技等
風險:政策落地速度較慢;下游盈利能變化導致投入速度放緩;人才流動加大。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概念股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