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產險行業龍頭股票有哪些?2022人保產險概念股上市公司一覽表
日期:2022-06-23 17:57:29 來源:互聯網
俄烏沖突持續升級,對全球能源、糧食供應造成沖擊,牽動市場神經。美國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飆升8.6%,是自1981年12月以來最大的12個月漲幅,核心通脹仍有粘性。雖然下半年美國通脹回落仍是大趨勢,但斜率比前期預期要更加緩和,導致短期加息預期再度升溫。一方面對聯儲收緊預期的緩和窗口延后,另一方面可能導致美國對關稅問題的態度更加積極。國內方面受疫情緩解和物流修復影響,5月CPI略低于市場預期,但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回升,PPI略高于市場預期。5月M1同比增長4.6%(前值5.1%);M2同比增長11.1%(前值10.5%),M1同比增速保持低位,M2同比增速大幅反彈,貸款結構有待調整。社融信貸超預期既有疫情因素消退引起的信貸需求修復,也有政府債重新放量對社融的支撐,折射出今年全年社融增速有底線,不必過度悲觀,年中之后將看到全面寬信用逐漸展開。
壽險方面:受益于個險及銀保渠道發力,人保、太保和新華保費增長提速。人保壽概念股在長險躉交助力下(增速109.4%),5月累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0.29%,持續行業領先。中國太保、新華保險5月累計保費收入增速分別較上月+1.13pct、+1.14pct至5.09%、4.97%,實現正增長并較年初增速分別+6.22pct、+1.39pct。中國人壽、中國太平保費增速改善,增速分別為-1.86% 、-0.79%,分別較上月+0.83pct、+0.99pct;平安壽險保費增速承壓,較上月+0.06pct至-2.39%。
產險方面:5月疫情有所好轉,車險保費增速回升。人保產險龍頭股5月月度保費較上月+5.37pct至8.04%,其中車險累計同比+6.18%,較上月-1.39pct,非車險累計同比+13.53%,較上月+0.86pct;太保產險5月保費收入單月同比+4.71%,較上月+5.35pct;平安產險、太平產險5月保費收入單月同比增速分別為+8.56%、-12.22%,分別較上月+6.35pct、-16.89pct。
政策方面:5月2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已于近期研究形成《保險銷售從業人員銷售能力資質分級體系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未來分級銷售授權或將與保險人員銷售能力資質掛鉤。
5月25日,2022版上海惠民保(商業補充醫療保險) “滬惠保”開啟預售,與去年相比保額提高至310萬,覆蓋面更廣,保費適度提價,青壯年成預約主力軍。借助政府背書的商業醫療保險,將有助于迅速提升居民保險意識,預計醫療生態服務能力較高公司更為受益。
6月8日,銀保監會、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適用保險產品范圍的通知》,其具體產品類型以及產品指引框架和示范條款由銀保監會商財政部、稅務總局確定,將于近期面向行業公開征求意見。此次稅優健康險改革涉及三方面:一是擴大產品保障范圍;二是鼓勵非納稅人群投保;三是優化產品設計。新的產品發布后,此前有關產品的規定與新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新的規定執行。
當前保險行業面臨諸多發展考驗,壽險處于深度轉型期,受到疫情持續影響及新單銷售壓力,目前保費增速呈回暖跡象。市場積極推出“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以更好地滿足理財需求、提升產品吸引力。
代理人留存困境尚未消除,在經歷規模大幅下滑后,目前初現企穩跡象。代理人產能有望在提高準入門檻、強化培訓和資源支持下,實現穩步提升。個險渠道發展受阻,銀保渠道建設發力,隨著各險企“產品+渠道”供給不斷深入,負債端有望迎來邊際改善,行業關注Q2新單增速與價值增長情況。
產險方面,疫情對產險的沖擊逐漸緩解,疫情形勢轉好,預計新車保費會得到恢復性增長,全年仍有望實現保費增速兩位數水平;非車險業務具備順周期屬性,在2022年“穩增長”的基調之下,有望實現穩健增長。且當前各險企積極布局非車險業務,優化業務質量,行業景氣度向好趨勢不變。
資產端面臨下行壓力,將受益于地產板塊風險的逐步釋放;且從交易層面看,保險板塊基本已呈現低估值,主要上市險企P/EV處于0.34-0.60倍之間。隨著經濟恢復、渠道改革成果逐步顯現,率先開展并長期堅持改革的險企將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
目前10年期中債國債到期收益率振蕩下探至2.77%附近,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圍繞2.8%的中樞震蕩。與中國長期穩健的經濟基本面相比,當前股價反映的無風險利率預期悲觀,保險股高股息策略疊加較低估值,凸顯其配置價值。當下市場可能會橫盤蟄伏,保守估計Q3會有些機會。中長期看好估值修復,仍需重視配置價值。同時,還需密切關注海外地區的疫情發展、美聯儲利率動作及中美關系走向。在市場風格切換背景下,保險板塊符合以時間換空間的策略選擇。
個股角度,重點推薦中國財險、中國人壽,建議關注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概念股、中國平安。
風險提示:中美摩擦加劇風險;中美利差持續倒掛風險;SEC暫停中國公司IPO概念股注冊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宏觀經濟下行風險;恒大事件等處理不及預期風險;股市系統性下跌風險;監管趨嚴風險;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風險。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