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互聯概念股票有哪些啊?最新衛星互聯龍頭股上市公司一覽表
日期:2022-06-16 21:53:46 來源:互聯網
投資建議
行業策略:通過對物聯網概念股全產業鏈數據進行掃描分析,我們認為當前物聯網連接滲透率仍處初期階段,未來3-5 年物聯網行業仍以做大連接為主旋律,未來產業鏈從感知傳輸向平臺和應用層規模轉移,企業終端成長空間充足,感知傳輸層東升西落趨勢明顯,國內廠商處于發展窗口期,下游需求建議重點關注智能出行、智能家居概念股、工業互聯和衛星互聯賽道等大顆粒賽道。
推薦組合:和而泰、拓邦股份(智控器),移遠通信(無線模組),移為通信(M2M終端設備),華測導航(高精度衛星定位)。
行業觀點
物聯網產業鏈從感知傳輸向平臺和應用層規模轉移,滲透率仍處于初期階段,企業終端空間充足。全球物聯網產業鏈價值分布中平臺層和應用層貢獻69%的附加值(McKinney),當前中國物聯網產業鏈價值主要在傳輸層(占比32%)。20 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113 億,首次超過非物聯網設備連接數99 億(IoT AnaIytics),21 年物聯網連接數122 億,預計2025 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為270 億,21-25E 復合增長率達22%,按照MTA 預計2030 年人均擁有15 臺IoT 設備計算,當前滲透率實際不到10%;運營商方面,21年中國移動個人移動客戶數/物聯網連接數9.57 億/10.49 億,成為國內首家“物超人”的運營商,國內三大運營商物聯網連接總數全球領先。物聯網終端方面,預計25 年全球消費和工業物聯網終端數量分別為110/140 億個(GSMA),成長機會重在工業企業端。
感知傳輸概念股和平臺層景氣度國內強勁,看好運營商物聯網ARPU 值提升空間,建議關注模組產業鏈國產替代機會。感知層領域,國內智能控制器占全球份額逐年提升,全球產能逐漸向國內轉移;MEMS 傳感器滲透率逐年提升。連接層領域,截至21 年底我國5G 基站總數142.5 萬站,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 萬站,2022 年目標新建5G 基站60 萬個以上(工信部),5G 滲透率快速提升,物聯網收入穩步上升, ARPU值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蜂窩模組方面,21 年全球蜂窩物聯網規模突破300 億元,中國蜂窩模組出貨量/市場規模占全球市場55%/40%(Counterpoint ),全球蜂窩模組市場東升西落,移遠通信、日海智能和廣和通為首的國內廠商出貨量瓜分全球半成份額(TSR),上游原材料基帶芯片市場國內廠商份額提升,射頻前端市場國外廠商壟斷力度仍較強;非蜂窩模組方面,Wi-Fi 和藍牙設備出貨量持續增長。平臺層領域,2021 年全球物聯網平臺數量首次下滑至613 家(IoTAnalytics),中國物聯網平臺規模起量。應用層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和互聯健康份額領先。
下游需求建議聚焦智能出行、智能家居龍頭股、工業互聯網和衛星互聯四類大顆粒場景變化:智能出行方面,國內汽車網聯化程度持續提升,L2 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滲透和普及催化4G/5G T-BOX 起量,短出行市場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內外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增勢良好,近兩年出貨量增速收緊,全球智能家居市場中家用智能音箱占比最高(市場份額30%);工業互聯網方面,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較低,但每年安裝量位居全球首位,21 年我國工業互聯網龍頭股產業規模超萬億;衛星互聯方面,全球衛星進入密集發射期,21年我國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超5.1 億臺,其中汽車前裝市場已成為第二大需求場景,我國高精度定位市場同增66%,創歷史新高。
風險提示
技術成熟緩慢;政策落地進度低于預期;需求側對物聯網接受度低。
數據推薦
最新投資評級目標漲幅排名上調投資評級 下調投資評級機構關注度行業關注度股票綜合評級首次評級股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