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交所上市條件
基本概況:
- 軟件類別: 資訊基金
- 授權方式: 免費版
- 軟件評級: ★★★★★
- 軟件語言: 簡體中文
- 軟件大小: 250KB
- 解壓密碼: www.waiben.cn
內容介紹:
全球最大流媒體音樂服務商、瑞典公司Spotify將于4月第一周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為“SPOT”,上市方式很特殊:直接上市(Direct Listing)。
直接上市是紐交所最新修訂的適合獨角獸公司的特殊上市規則,不通過上市流程發行新股或籌集資金,又不需要承銷商,只要簡單地登記現有股票,便可在資本市場上自由交易。
2018年2月初,美國SEC批準了紐交所去年3月提交的修改上市流程的提案,允許公司直接上市。Spotify將成為紐交所直接上市的第一家公司,也很可能成為今年在美國上市的最大規模科技公司。有市場分析人士預測,如果Spotify直接上市能夠成功,會使Airbnb和Uber這樣的獨角獸公司也考慮用這種方式公開上市。
3月15日,Spotify宣布將于3月26日發布全年財務指引,從4月3日起在紐交所公開上市。當天該公司還舉辦了投資者日,一方面為公司的業務和前景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也與投資者提前進行溝通,并闡述直接上市模式所蘊含的不確定性,確保其能夠順利登陸紐交所。
一、營收高增長難掩巨額虧損
Spotify創立于2006年,是目前流媒體音樂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在全球擁有超過1.5億月活躍用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其付費訂閱用戶數量達7100萬人,年度增長率為46%,是Apple Music用戶量的兩倍。
Spotify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營收逐年增加,2015年營收為23.7億美元,2016年營收為36億美元,2017年營收為49.9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了39%。
盡管營收高速增長,但Spotify還是虧損的。2017年該公司凈虧損達15億美元。虧損原因是需要向音樂版權方支付巨額的版權費用。截至2017年底,Spotify已經共計支付給音樂版權所有者超過97.6億美元版權費,與此同時還面臨16億美元的版權訴訟,該案件目前仍在加州聯邦法院審理當中。
二、直接上市的利弊
新規則之前,當一家企業準備在美國上市時,公司需聘請一家或多家投資銀行作為承銷商,與其共同磋商股票發行方式、日期、發行價格、發行費用等相關事宜,時間較長,一般為1到2年,費用也較高。股票發行后,先給早期投資者或機構投資者進行認購,之后才面向公眾。在傳統的承銷過程中,承銷商根據機構投資者對首次公開上市的實際需求制定發行價格,并由承銷商按照發行價格開始向公眾股東出售股票,而一般承銷商會在這個過程中壓低發行價,如果該公司股票實現了超額認購,承銷商的費用就更高。直接上市可以讓公司的股票直接面向公眾發售,過程簡單,節省可能高達上億美元的承銷費用,也能防止出現股票攤薄等問題,減少上市成本。
直接上市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傳統IPO的“鎖定期”,對公司現有股東所持股份沒有限制,股東可以一次性賣出所有股票。
SEC規定,傳統IPO后原始股東在一定時期內不得出售其持有的股票在二級市場套現,紐交所和納斯達克(7364.3018, 20.06, 0.27%)規定“鎖定期”為6個月。6個月過后,股東每3個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數額不能超過同類已發行股份的1%或4周內平均交易量的最大者,且要事先向SEC報備。
此外,傳統IPO需要將整個財務情況交給投行處理后再向公眾公開,但直接上市只需在正式上市15天前對外公布即可。SEC還規定,在傳統IPO中,公司必須保持一段時間的靜默期,但直接上市卻不同,公司高管在上市前可以公開討論公司情況。
紐約證券交易所全球上市公司的負責人約翰·路塔特爾(John Tuttle)曾表示,對于那些資本充足的公司來說,它們真正需要的就是流動性。直接上市可能會吸引更多那些在監管相對寬松的場外市場交易,但又希望登陸紐交所或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公司。
而對于投資者來說,直接上市意味著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為無論投資規模有多大,大家都處于同一起跑線。
盡管直接上市有很多優勢,但由于沒有投行做承銷商,缺少“詢價圈購”流程就意味著上市沒有了傳統的開盤價格發現機制,發行價將由市場供求狀況來決定。
在美國歷史上,直接上市的案例非常少,此前只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出現過,而且僅限于一些不出名的小型公司,例如Ovascience(市值5500萬美元),Nexeon MedSystems,Coronado Biosciences,BioLine Rx(市值8300萬美元)等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類的公司。Spotify是第一家選擇另類IPO的大公司,港股和A股也均未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