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彎道超車
基本概況:
- 軟件類別: 資訊基金
- 授權方式: 免費版
- 軟件評級: ★★★★★
- 軟件語言: 簡體中文
- 軟件大。 432KB
- 解壓密碼: www.waiben.cn
內容介紹:
林毅夫:中國彎道超車,這個產業有戲。在中國彎道超車中共十九大報告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一個重要的論斷。
在中國彎道超車11月17日于廣州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領袖對話會上,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從過去的站起來、富起來進入到現在開始要強起來的時代”。
在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新時代,林毅夫認為,中國的發展最主要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這需要進一步發展生產力水平,而創新是發展生產力水平的主要手段。
中國彎道超車創新有哪些分類?
究竟何為創新?林毅夫認為,“未來所用的技術比現在的技術好是創新”,而這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第一種是通過技術的發明,第二種是通過引進消化吸收。
他解釋道:“如果現有的技術已經在世界最前沿,技術的創新等于技術的發明;如果現有的技術跟世界的技術水平有差距,在這種情況之下,創新除了自己發明之外,還可以引進消化吸收來實現。”
同樣,在產業升級方面,林毅夫認為,“如果現有的產業已經在世界最前沿,產業升級必須自己發明新產品,發明新的產業;如果現有的產業附加價值跟世界前沿的產業附加價值還有差距,在產業升級的時候,也可以用引進消化吸收的方式來實現”。
根據這樣的思路,林毅夫將中國作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產業分成五種類型:
第一種是仍處在追趕階段的產業;第二種是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產業;第三種是轉移型產業,即“過去中國是領先的,由于比較優勢的變化而發生了改變”;第四種是彎道超車型產業;第五種是國防安全與戰略型新興產業。
林毅夫特別指出,在彎道超車型產業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主要以人力資本投入為主,而中國的人力資本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并不大。
因此,他認為,對短周期以人力資本投入為主的、金融投入相對少的產業,中國可以跟發達國家直接競爭進而彎道超車,且中國在這方面有相當大的優勢。
他進一步解釋道:“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新發明、新創造出來的產品或技術在國內可以馬上有很大的市場。如果這個產品有硬件的需要,中國是各種零部件配套最齊全的國家,因此中國在彎道超車型產業上的創新有中國的比較優勢。”
中國彎道超車怎樣進行創新?
無論是何種方式的創新,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在林毅夫看來,處于追趕階段的產業創新,如裝備制造業,主要以引進消化吸收為主。因此,它所需要的金融支持主要來自銀行的貸款或者發債。其中,企業規模的大小決定資金需求規模的大小,這需要相應規模的銀行給予支持。
對于領先型產業,林毅夫認為,其創新主要靠自主研發。他指出:“需要自主研發的產業,企業通常已經相當成熟,比如家電企業,它們的資金需求主要依賴股票市場的融資。”
當然,對于需要將勞動力密集的產業轉移到勞動力較便宜地方的轉移型產業來說,林毅夫認為它的創新既有產品的研發,也有來自市場的創新。
他解釋道:“把失掉比較優勢的生產部分轉移到國內或者海外工資水平比較低的地方,那是屬于市場的創新,它的資金需求主要是以金融支持為主。”
而對于彎道超車型產業,林毅夫認為由于它的創新以自主發明為主,因此其金融支持的方式會更多依靠天使資本、風險資本等能夠分散風險的金融方式。
最后,對于國防安全與戰略型新興產業,林毅夫認為,由于該產業還不具備主要優勢,它的研發需要政府的資金支持,資金支持的方式主要是靠財政直接補貼,國家可以設立基金補貼產業的研發或者國家用財政的方式來進行采購,提供研發的支持。
“不同的產業應該用不同的創新方式,這樣才能得到最高的效率。”林毅夫表示,在創新的過程當中,還要考慮一些新的平臺技術以及綠色的技術,并在整個過程中貫穿下去,這樣才能實現“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目標。(更新時間:2017-11-18 10: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