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匯率牌價
中行匯率牌價也叫做“外匯行市”或“匯價”,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中行匯率牌價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于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中行匯率牌價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于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中行匯率牌價的影響:
一、中行匯率牌價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1)對貿易收支影響: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后,一國的貨幣貶值才能起到促進出口,中行匯率牌價抑制進口的作用,從而改善國際收支。
(2)對服務貿易收支影響:中行匯率牌價貶值利于改善該項目。
(3)對資本項目差額影響:實際的市場匯率與人們預期的市場匯率不相等時,造成國際資本的流動。
二、中行匯率牌價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本幣貶值,一方面導致進口的商品價格上漲,另一方面由于出口的商品需求增長,導致出口商品的價格上漲。
(2)對國民收入、就業和資源配置的影響:本幣貶值,利于出口限制進口,中行匯率牌價限制的生產資源轉向出口產業,進口替代產業,促使國民收入增加,就業增加,由此改變國內生產結構。
(3)對微觀經濟活動影響
三、中行匯率牌價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匯率變動被視為一種國際競爭與擴張的手段:中行匯率牌價貨幣貶值可以達到擴大對外銷售的目的;貨幣高估可以實現對外掠奪的目的;因此中行匯率牌價的頻繁波動可以加大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
中行匯率牌價平價規定,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升值(貶值)必將被利率差異的變動所抵銷。如果美國利率高于日本利率,那么美元將對日元貶值,貶值幅度據防止無風險套匯而定。未來中行匯率牌價會在當日規定的遠期匯率中被反映。在我們的例子中,美元的遠期匯率被看作貼水,因為以遠期中行匯率牌價購得的日元少于以即期匯率購得的日元。日元則被視為升水。
中行匯率牌價制度改革的預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升值速度。中行匯率牌價形成機制仍有待完善,匯率分析市場對于下一步制度建設的預期更為強烈,引入更多的市場力量被認為是中行匯率牌價形成機制改革的重點。2007年3月17日的再次加息,以及5月存款準備金率的進一步上調,都將會加大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以及擴大中行匯率牌價波動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