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儲備
1206辯題:中國600噸黃金儲備存放美國,應否運回?全球60多個國家將部分或大部分黃金儲備存放在美國,近日德國審計部門出報告,質疑存美黃金儲備的安全性,德國之前還發起“黃金回家”運動,荷蘭反對黨日前也提出要運回黃金。中國在美國存放了600噸黃金,應否考慮運回國內?
由于黃金有國際儲備功能,因此黃金被當作具有長期儲備價值的資產被廣泛應用于公共以及私人資產的儲備中。其中世界黃金儲備(官方儲備)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目前,全球已經開采出來的黃金約15萬噸,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金就約有4萬噸,個人黃金儲備約3萬多噸。
因此,世界黃金儲備量(官方)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國際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動。事實上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黃金價格的變動情況來看,也能看出官方黃金儲備對黃金價格走勢的影響。
中國黃金儲備在穩定黃金市場價格、抑制通貨膨脹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目前,中國黃金儲備1051.6噸,僅占外匯儲備總額的1.6%,中國黃金生產為351噸。
黃金儲備(gold reserve) 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黃金。它在穩定國民經濟、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國際資信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黃金儲備的管理意義在于實現黃金儲備最大可能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作為國際儲備的主要形式之一,黃金儲備在流動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應考慮其適度規模的問題。
黃金儲備量作為國際儲備的一個部分只是是衡量國家財富的一個方面,黃金儲備量高則抵御國際投資基金沖擊的能力加強,有助于彌補國際收支赤字,有助于維持一國的經濟穩定,不過過高的黃金儲備量會導致央行的持有成本增加,因為黃金儲備的收益率從長期來看基本為零,而且在金本位制度解體以后黃金儲備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黃金儲備維持在1054噸,國家發行的紙幣數肯定不止這么多。
1965年十國集團《創造性儲備資產研究小組的報告》對儲備定義所作的表述為: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當國際收支出現赤字時可直接或有保障地通過同其他資產的兌換,用來支持其匯率水平的所有資產。對黃金儲備概念的表述主要有如下兩種,一種是把黃金儲備看作是一種貨幣性黃金,即一國貨幣當局作為金融資產所持有的黃金;另一種看法是指各國中央銀行及其他官方機構為應付國際收支上的需要所持有的黃金總額。這兩種表述方式的共同點在于都把黃金看作為一種金融資產,可見非金融用途的黃金不在黃金儲備范圍之內。
從概念的外延來看,前者所指黃金儲備似乎包含的內容很廣,而后者僅是指一國的中央銀行及官方所持有的黃金,而且其目的性十分明確,即是“為應付國際收支上的需要”所持有的黃金。可是,作為金融資產的黃金并不一定都是黃金儲備,因為作為金融資產的黃金,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如一些國家的銀行把黃金作為一種信貸資產同其他信貸工具以運用;有的則把黃金作為貨幣形式的投資手段,以商品形式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這種形式的黃金,盡管它是屬于金融資產,但不應列為黃金儲備范圍之內。因此,只有那些由一國中央銀行控制的,為了平衡國際收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相對穩定的作為金融后備資產的黃金才是真正的黃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