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外匯儲備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中國應將外匯儲備多元化,同時中國政府也正在努力降低外匯儲備的規模。周小川指出,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積累已超過需求的合理水平。中國目前外匯儲備在國家政策方面,我國現在主要是要減少順差、擴內需、擴大消費、加快發展服務業。“目前我國外匯儲備量大,但我國總體的控制外匯的方向和目標是明確的,只是目前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周小川在清華大學發表講演稱,過高的外匯儲備將導致流動性過剩,但現有龐大的外匯儲備是既定事實,對于這部分資金,一定要管好。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29萬億美元,較二季度末的3.24萬億美元增長了50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今年二季度出現負增長后,我國外匯儲備在三季度再度恢復了正增長。中國目前外匯儲備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較三季度減少了205億美元,為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環比下降。今年以來,外匯儲備在一季度大幅增長了1238億美元后,二季度再次出現負增長,較一季度末減少650億美元,而三季度末則恢復了正增長。
而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加,中國外匯儲備必定需要相應增加。但有專家認為,外匯儲備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就夠了,剩下的三分之二要充分利用,2006年6500億,現在最多就是8000億美元。剩下的三分之二不用,那么貨幣政策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現在中國的外匯儲備的流動性能保證,但是安全性和盈利性很難保證。首先我們的外匯儲備過分單一,就是過分投資于美元。另外還有近一萬多億投資于國債,就是說單一品種過分集中,實際上安全性是有難以保證的,我們依賴于特定國家的承諾。還有就是收益性也難以保證,由我們外管局有限的工作人員運營三萬億的龐大外匯資產,力不從心。現在有的銀行有幾十億、幾百億的外匯儲備,那就是上百工作人員,我們現在三萬億,假設我們這幾百個工作人員都很盡職,他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外匯儲備都照顧得很好,因為規模太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總量基本“原地踏步”,沒有增長。認為,目前我國對外經濟活動處于基本平衡狀態,無論是貿易還是資本往來,都已經改變了以往持續的巨額“雙順差”狀況。
現在我們來看外匯儲備。在我國現行的結售匯制度下,獲得外匯的企業必須把外匯賣給央行,央行通過發出人民幣購買外匯,形成外匯儲備。問題是,央行的人民幣從哪里來?劉紀鵬說,這部分是印刷機新印出來的,部分是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部分是央行發行央票回收的貨幣,總之,都是央行的負債。所以,外匯儲備雖然是央行的資產,但它是債務性資產。外管局亦承認,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和規模過大,也給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中國外匯儲備不僅規模過大,而且增勢迅猛。中國目前外匯儲備2010年6月突破2萬億美元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又上漲了1萬億美元。奧尼爾認為,中國外匯儲備之所以短期迅速增加,并不是貿易導致的,而是與人民幣的匯率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