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外匯占款
9月外匯占款新增2,473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則大減608億美元。中國央行周五公布數據顯示,今年9月外匯占款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約為2,472.63億元人民幣,增量環比下跌近三成半;而同期的外匯儲備則大減608億美元.外匯占款顯示包括中國央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在內的金融體系因凈結匯而投入的人民幣.由該數據可觀察出銀行體系買入了多少外匯.9月外匯占款這是今年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連續兩月負增長后的首次正增長。從去年四季度起,金融機構外匯占款開始出現單月負增長,今年多個月份的外匯占款新增規模也較少,4月、7月、8月這三個月甚至出現負增長。
今年1月新增外匯占款規模是年內最高,達1409億元。9月外匯占款規模的大幅擴大,可能主要與QE3等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以及隨之引起的市場對人民幣預期的變化有關。
截至9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達25.8萬億元,較8月底增加了1306.79億元。市場普遍認為,9月份貨幣供應量(M2)增速反彈,9月外匯占款并創下年內的新高,除了財政存款投放、理財產品回流導致存款增加較多外,外匯占款增加也是M2增速回升的重要因素。
鑒于外匯占款減少的趨勢當前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觀,再加上美國推出的QE3將推動資本外流,9月外匯占款在這樣的條件下,央行依然存在通過降準補充市場資金供給的必要性,但這個時間節點需要從實體經濟的需要出發。
業內人士稱,9月當月外匯占款增加額為今年以來次高水平。今年以來,外匯占款增長最快的月份為1月,9月外匯占款增加1409.4億元。4月、7月、8月外匯占款出現負增長。其他月份雖為正增長,但增量遠低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月均超3000億元水平。
在今年7月和8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曾連續兩月負增長,9月外匯占款恢復正增長表明資本再度從海外流入中國,反映出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實施寬松貨幣政策之后人民幣升值預期再度升溫。
9月份我國貿易順差為145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FDI)數據雖然尚未公布,但預計基本維持在月均100億美元的水平。這兩者合計1590億元人民幣左右。一般而言,用新增外匯占款減去這兩者之和,被市場人士用來判斷短期跨境資金流動的情況。如此測算,9月外匯占款的短期跨境資金約為883億元,較8月份明顯降低。
根據數據,9月新增外匯占款2472.63億元是年內月度新增外匯占款的較低水平。外匯占款在今年2月僅新增2415.23億元,然后在3月創出年內最高點,9月外匯占款新增4079.11億元。
從未來新增外匯占款情況看,筆者設計的招商外匯供求強弱指標繼續回升,9月外匯占款結合國內人民幣升值預期、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地區的趨勢來看,預計9月份新增外匯占款在0-1000億元之間。相比8月新增外匯占款連續第二個月負增長174億元的情況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