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占款是什么意思
外匯占款是什么意思?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于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后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人大量的資金,外匯占款是什么意思,是需要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因此增加了“貨幣供給”,從而形成了外匯占款。
中國外匯占款的不斷增長主要緣于兩方面,一方面是近年來我國外貿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長較快,企業不斷地將外匯出售給商業銀行以換取人民幣,商業銀行又不得不將大量外匯出售給央行以換取人民幣,導致外匯占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國際熱錢的流入。外匯占款是什么意思隨著我國資本項目的開放程度日益加深,近年來,國際熱錢持續流入我國的資本市場(如股市、匯市),為保持匯率穩定,國家必須購買交易市場上溢出的外匯,在外匯管理局賬目上的對應反映就是外匯占款,近年來中央銀行為收購熱錢已付出上萬億元的人民幣資金。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穩定本幣幣值,以促進經濟發展。在外匯占款較多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要在發行央行票據的基礎上,創新外匯占款的對沖工具,同時注意與其他工具搭配使用。
以中國大陸為例,大陸近年來外匯占款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大陸對外貿易增加及外來直接投資增加2大原因。由于貿易增加,流向銀行體系的外匯資產增加,央行只能用人民幣向一般商業銀行購買外匯資產。再加上國際熱錢不斷流入大陸股匯市,大陸央行以人民幣購買多余外匯資產以調節人民幣匯率,外匯占款因而增加。
外匯占款是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一般來說,貿易順差、外資使用以及海外熱錢流入等因素是引起外匯占款大幅上升的主要推手。除了有順差等因素外,研究者認為熱錢的變動已成為中國外匯占款波動的重要原因,通過外匯占款的變化,往往可窺視出熱錢流動的軌跡。
外匯占款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問題,特別是在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國,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近幾年來,外匯占款一直是很多專家學者鼓吹經濟過熱、倡導貨幣緊縮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外匯占款較快增長的嚴峻挑戰。1993年以前,我國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交替出現;1994年之后,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出現。尤其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經常項目順差顯著擴大,成為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來源。在保持匯率水平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國際收支順差的持續增長和外匯的不斷流入直接導致央行以外匯占款的形式被動投放基礎貨幣。
中國新增外匯占款高達5016.5億元,2月份大幅下降至2145.23億元后,3月份再度攀高至4079億元的今年次高點。今年8月,新增外匯占款曾從7月份的2195.64億元大幅增加至3769.4億元,但9月份的新增額降至2472.63億元。
外匯占款是什么意思?是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就是這一機制的外在表現,升值源于商品與勞務的出口,導致國內供應量減少,而外匯占款帶來的人民幣使需求增加,從而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對外升值一方面是由于外匯儲備的增加,以及先期進入外資保值升值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
外匯占款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出于對經濟前景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另外不少人移民國外,也帶走一部分資金。不過水皮認為最主要的是因為歐美市場不景氣,外貿順差下降。
外匯占款的增減,將直接影響基礎貨幣的投放量和市場流動性的充裕程度。外匯占款是什么意思當外匯占款過多時,通過貨幣乘數效應,市場流通中的人民幣將迅速增多;當外匯占款減少時,基礎貨幣投放量也相應減少,市場資金供給量也會降低。外匯占款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資金流動的變化,在當前國際金融形勢出現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國際跨境資金流入現象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