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期貨交易規則
貨幣期貨交易又稱“外匯期貨交易”。金融期貨的一種。是在金融期貨市場內買賣雙方約定某一時間,以外匯作為交易對象,貨幣期貨交易規則按照標準化的交易合約和交易規則達成一定金額的遠期交易。 貨幣期貨交易出現于70年代初期,1972年5月16日,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開辟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開辦包括英鎊、加拿大元、德國馬克、意大利里拉、日元、瑞士法郎等幣種在內的貨幣期貨合約交易,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夠轉移匯率風險的集中交易市場。隨后,貨幣期貨在范圍、種類、數量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目前,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新加坡也都開辦了貨幣期貨交易。 貨幣期貨交易規則是為了防止和轉移匯率風險,以達保值的目的,同時也可作為投機的手段。
外匯期貨交易比賽包括兩個交易時段:第一個時段從美國中部標準時間上午7:20至10:20,第二個時段從美國中部標準時間上午11:20至下午2:00。為了能夠贏得比賽,參賽者必須在每個交易時段至少完成5次雙邊交易或10次單邊交易。每個交易時段結束時將會結算出參賽者即時未平倉部位的盈虧狀況。這些可能因為比賽時段結束而取消的頭寸將被賦值。
貨幣期貨交易規則是期貨里的一個品種,它是一個外匯期貨,像白銀期貨、黃金期貨是一種商品期貨,而人民幣期貨是一種外匯期貨,整個交割從細則基本上和其他期貨品種交易規則差不多,但是標的物不一樣。人民幣期貨的標的物是一種匯率,港交所推出來的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勢為標的物,但實際也屬于金融期貨的一個品種。
作為人民幣衍生品,港交所上市的期貨品種僅僅是其中一種,對于內地來說,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還存在銀行間的外匯期權、掉期、遠期等品種,而在香港、新加坡等離岸市場有著較為流行的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合約,但這些品種都屬于場外市場。
人民幣貨幣期貨是一種根據人民幣與其他貨幣匯率交易的期貨產品。港交所推出的人民幣貨幣期貨是美元兌人民幣期貨,交易代碼CUS,每張合約價值10萬美元,最低基本保證金為7930元人民幣,人民幣報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價格(如6.2486即1美元兌6.2486元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規則目前提供2012年10月、11月、12月和2013年1月、3月、6月、9月共7個月份合約,交易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4點15分(不設午休),最后交易日時間為上午9點整至11時整。
貨幣期貨交易規則具有報價公開透明、門檻低、對手風險低和杠桿效應等優點,不僅適合大型銀行、基金和海外公司,也適合中小企業。目前香港市場銀行提供的NDF合約最低交易門檻通常在100萬美元左右,參與者多為金融機構和大型貿易公司,而即將推出的人民幣貨幣期貨每張合約價值僅10萬美元,保證金還不到8000元,貨幣期貨交易規則需要管理匯兌風險的中小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完全有能力參與。戴志堅表示,他相信人民幣貨幣期貨未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
人民幣期貨推出以后,我覺得在短期也會追捧,也并不會特別平淡。前一時間人民幣實際上是有貶值趨勢的,現在這個預期也不可能改變。貨幣期貨交易規則從未來整個全球貨幣體系而言,肯定是多元化是趨勢,在多元化趨勢的情況下,我倒覺得并不一定短期內會平淡,短期市場也會很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