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金融衍生品發展迅猛。根據WFE報告,自2004年至2011年期間,全球期貨期權成交量每年保持可觀增幅,2011年交易所場內衍生品交易量達249.7億手,其中,期權成交量約120.3億手,期貨合約成交量120.4億手。股指期權的市場占有量更是逐年遞增。
在地域表現方面,韓國KOSPI200股指期權以年交易約37萬張合約占據了近70%的全球股指期權市場份額,其余亞洲國家的股指期權交易的增速也非常顯著,印度地區占據了全球份額近15%。在美洲市場,主要由芝加哥期權交易中心主導的股指期權額增速達7%。歐洲、非洲及中東地區,各地的股指期權品種則表現較平淡。
我國在金融衍生品領域起步較晚,雖然之前也做過諸如股票權證、債券市場上的可轉換債券、外匯期權等業務的嘗試,但較之他國而言,在期權領域經驗尚淺。因此,在理解股指期權運作的層面,有必要先對他國的股指期權開展有所了解。
根據各交易所資料所整理的各地區交易總量較大的交易所股指期權產品的發展歷史脈絡可以發現,歐美地區在股指期權交易上起步較早。亞洲地區雖后發推出股指期權交易,但由于合約設計金額較小,吸引了中小投資者參與其中,從而在合約交易量上趕超歐美,成為股指期權交易占比最大的地區。作為全球股指期權市場的后起之秀,韓國、印度近兩年發展迅猛,占據著股指期權交易的頭兩把交椅。
下面介紹下具有代表性的美、韓兩國股指期權產品。
股指期權發源地——美國
作為股指期權的發源地,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于1983年3月推出SP&100首只股指期權,并又于1983年7月推出了SP&500指數期權。隨后,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也推出了主要市場指數(MMI)期權。紐約證券交易所及費城股票交易所也分別于1983年及1985年推出紐約綜合指數期權以及價值線綜合指數期權。盡管近幾年來,美國股指期權市場的龍頭地位已經被韓國所取代,但其在全球股指期權交易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CBOE是美國股指期權交易的主要場所,共推出了60余種股指期權產品,其中,較為活躍的股指期權品種有S&P500期權、S&P100期權、Nasdaq100指數期權等。
韓國KRX——股指期權產品全球占有量第一
亞洲市場的股指期權,雖起步較晚,但其產品一經推出,便受到投資者們的競相追逐,如今已占領全球衍生品市場特別是股指期權市場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其中以韓國KOSPI200股指期權表現最為搶眼。
自1997年7月推出以來,韓國KOSPI200股指期權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而其較小的合約金額設計也促成了其交投活躍。韓國KRX成為當今占全球股指期權份額最重的股指期權市場,其成功因素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一是產品設計層面,亞洲市場素來有小額博賭的投機性現象,該期權最小變動價位0.01,乘數設為10萬韓元,即一個點的權利金為1000韓元,按當前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僅為5.5元,低門檻吸引了廣大投資者參與其中。
二是金融環境層面,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使得韓國國民對于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職能及風險意識日增,金融產品避險需求日益增長。這樣的背景使得該期權產品迅速為市場所接受。
三是標的股指層面,標的物為KOSPI200指數,其年平均波動性較大,常年保持30%—40%的水平,很適宜作為股指期權的標的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