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江浙私募
閩閩東(000536):成功中華映管借殼上市。(海西板塊)
公司具有重大資產重組概念,中華映管借殼公司上市。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以6820萬元買走公司所有資產和負債后,再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注入資產。公告顯示,本次重組的核心資產是中華映管旗下4家生產液晶顯示模組的公司。此次交易完成后,閩閩東不再受累歷史包袱,徹底改變現有業務范圍,主營業務轉型為液晶模組制造。中華映管也成為A股市場上首家借殼上市的臺資企業,成為了公司實際控制人。而中華映管公司是大同集團第二大公司,業績突飛猛進,產品供不應求,已成為臺灣最大的顯像管供應廠商。其營業凈收入達160億元,居民營制造業的第19位,在電子電器業中則位居第5位,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集團59億元的純利潤中,中華映管公司純利就達40多億元。隨著優質資產的注入,加上實力雄厚大股東的扶持,公司未來有望高速成長。
公司前期實施了股改,根據股改方案,公司以公積金向流通股東定向轉增,每10股流通股獲得5股的定向轉贈股份。股改的實施、優質資產的注入,特別是大股東的承諾,讓投資者對其后市的發展充滿憧憬。公告顯示,華映百慕大和華映納閩共同出具了《關于閩閩東未來三年盈利能力的承諾函》,其中承諾2010年、2011年兩年閩閩東實現的凈利潤不低于3.46億元,若經營業績無法達到設定目標,當年華映百慕大將以現金補足差額部分。據計算,公司完成股改后,流通股將增加至6820萬股,總股本將增加至1.45億股。如按照5.65億股增發上限,增發完成后該公司總股本將變成7.10億股。按照大股東承諾的3.46億元凈利潤計算,今后兩年閩閩東的每股收益可以保證在0.49元左右。因此,未來公司的業績有望大幅增長,可重點關注。
二級市場上看,由于中華映管成功借殼公司上市,受到了投資者的狂熱追捧,復牌當日該股最大上漲了99.8%,收盤最終大漲73.67%,換手率高達74.02%。由此可見,投資者對公司后期發展充滿了信心。該股重組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只待證監會最后審批。技術上看,該股近期主力對倒明顯,機會基本已經來臨。
方興科技(600552)重組題材,新能源概念股。價值投資。
方興科技以高科技產業為發展方向,重點發展信息、電子、汽車配套、節能環保建材等領域的新材料。今年9月,公司通過重組方式剝離虧損的浮法玻璃業務,注入關聯方蚌埠院旗下三家新材料公司的控股權。資料顯示,置入的三家公司為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60%股權、蚌埠華洋粉體技術100%股權、蚌埠中凱電子材料100%股權以及部分土地使用權、房屋。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業務將增加電熔氧化鋯及相關產品、超細硅酸鋯以及球形石英粉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根據初步測算,方興科技此次擬置入的資產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365.37萬元,而此次擬置出的浮法玻璃業務今年1至8月虧損1189.6萬元。因此,虧損業務換來大股東的盈利資產,此舉有利于提高公司資產的完整性和核心競爭力,對改善公司的業績將大有好處。同時,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新能源的背景下,公司的新材料業務有望獲得蓬勃發展。
蚌埠院資本運作 中建材系整合加速
公司作為中建材系旗下的蚌埠院資本運作平臺,未來想象空間巨大。實際上,安徽華光玻璃集團持有方興科技37.87%的股份,為控股股東。今年8月26日,中國建材集團將其持有的華光集團70%股權無償劃轉給蚌埠院。蚌埠院目前直接持有方興科技0.75%的股權,華光集團股權無償劃轉完成后,蚌埠院將合計持有38.62%的股權。可見,公司此次的置換表明了蚌埠院對公司的掌控能力進一步增強,也預示著集團未來的資產整合預期強烈。從這次的置入資產的質量和力度可以看出,蚌埠院對公司未來的相關支持。據了解,蚌埠中凱電子材料是中國國內第一家工業化生產球形石英粉的高新技術企業,所生產的球形石英粉產品替代進口填補國內空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置換方案中蚌埠院承諾今后還將根據實際情況和上市公司的發展需要,將新能源領域的相關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因此,公司作為中建材系旗下的蚌埠院資本運作平臺,蚌埠院旗下的優質資產不排除陸續再次注入的可能,同時這也預示著中建材系的資產整合加速,公司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二級市場上,該股在前期的大幅上漲后進入了平臺整理階段,并在60日均線處獲得較強支撐。近期該股表現強勢,連續拉出四陽,今日成交量大幅放大,顯示該股蓄勢已較為充分,后市加速上漲可期,可重點關注。
安泰集團(600408):焦炭龍頭企業資產整合進行中。(重組題材)
公司是焦炭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目前已達到230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