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市場基金的發展
日期:2012-07-27 00:00:00 來源:互聯網
2004年之前,貨幣市場基金對國內老百姓來說可能還很陌生,但就是在一兩年中,這個在國際上簡稱MMF(Money Market Fund)的理財工具突然掀起了一股熱潮。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基金總資產已超過1800億元,占據了開放式基金總資產的半壁江山。這說明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投資者開始運用貨幣市場基金這種現金管理工具了。
特點 貨幣市場基金最主要的特點是安全性好、流動性高,因為其投資的貨幣市場工具大多數風險較低,比如現金、一年期內的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央行票據、國債、債券回購、高信用等級的短期融資券等等,這些投資標的都很易于變現,國內相當多的貨幣市場基金已經實現T+1日到賬,即今天發出贖回指令,明天就可以拿到現金。
經過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通常明顯高于同期活期存款利率,有時甚至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據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國內7只運作滿一年的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過了2.5%,哪怕是在近期貨幣市場收益率大幅回落后,28只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也維持在1.7%左右。
發展 在歐美發達國家,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早已成為家庭理財習慣,被普通老百姓視為銀行存款的良好替代物和現金管理的工具,享有“準儲蓄”的美譽。1972年,世界上第一只貨幣市場基金在華爾街誕生時僅有30萬美元的規模,到了2005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驚人的1.8萬億美元,占據美國共同基金市場整體資產的23%,一度超過了美國居民儲蓄存款的規模。在美國,幾乎半數的家庭都持有貨幣市場基金,很多老百姓甚至不清楚自己購買過多少貨幣市場基金,這倒不是因為理財疏忽,而是一有閑置的流動資金就自動劃入貨幣市場基金賬戶中。
我們再看看國內,2003年底第一只貨幣市場基金問世,盡管當時基金公司做了很多的宣傳推介工作,但由于中國老百姓多年養成的儲蓄習慣,一時這種簡單實用的理財工具并沒有被接受,大多數買入貨幣市場基金的是嗅覺敏銳的機構投資者。2004年中國股市受宏觀調控而走上了陰霾的下跌之路,許多虧損的投資人開始考慮資金的安全性。但是他們既要求資金的流動性,以期行情轉暖能夠隨時入市,又不滿足于活期存款的低利率,于是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貨幣市場基金開始受到關注,其發展一發而不可收。從0到1800億元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的這種騰飛僅僅用了一年半時間。當然,和高達14萬億的居民儲蓄存款相比,貨幣市場基金只能算是零頭;但從另一面看,貨幣市場基金在中國前景無限。
建議 回顧了貨幣市場基金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貨幣市場基金成為中國人的現金管理工具是未來的趨勢,同時也能感受到這種產品的突出特點。在國內,貨幣市場基金也將走一條從大中城市輻射中小城鎮、從一部分人到大多數人的普及之路。越早了解并購買,就越早能夠享受到這種理財產品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貨幣市場基金正好滿足投資者的低風險和流動性偏好。也就是說無論你是一個回避風險的投資人,還是你只需將一部分資產配置到風險水平較低的理財產品,只要你在乎資金的流動性,貨幣市場基金都是極佳的選擇。特別是忙于事業的工薪階層,如果每月都拿出一定的閑置資金購買貨幣市場基金,選擇收益結轉份額的方式,那么長期積累的這種復利回報將相當可觀。同時它不像股票、債券那樣占用資金,隨時可轉為現金,只有一兩天的周轉時間,非常便利。
不僅如此,貨幣市場基金還有免稅、費率低、手續簡單等優點。而且國內的貨幣市場基金也在研究開發多種功能,比如和銀行卡結合,集儲蓄、理財、消費等用途于一身,還可以用來繳納各種雜費、按揭和保險扣款。隨著電子結算技術的改進,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將更離不開這種理財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