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概念龍頭股一覽
1、9月28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在國防部9月例行記者會上稱,目前殲-20飛機已經列裝部隊,試驗試飛工作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
相關專家表示,殲-20戰機列裝部隊,表明該機已經定型,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部隊接收飛機后,將進行使用試飛,形成飛行手冊、飛行條令,以及維護保障手冊。試飛完成后,進行戰機各項戰術、技術指標確定,殲-20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2、在我國周邊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以殲20為代表的新型戰斗機列裝需求日趨迫切。我們預測,未來20年我國殲20列裝總量將達到約300架,若按照約1.10億美元的單價計算,新增市場空間約為3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過2000億元。
通過對美國新機型列裝期間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釋放進程的分析,我們認為,在新機型列裝的不同階段,產業鏈內上市公司業績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建議投資者關注殲-20列裝期間相關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
3、板塊進入戰略配置期,同時關注混改帶來的階段性機會。進入四季度,軍工行業內外影響因素逐漸向積極方面演變,正處于曙光乍現的黎明前夜。外部因素:18年國防預算增速有望觸底反彈;軍隊體制改革影響將逐步消除。內部因素:海空軍新產品列裝+軍工體制改革雙拐點臨近。新裝備列裝新周期+軍改訂單補發效應將提升產業鏈業績預期,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定價機制等改革將持續取得實質突破。當前市場對于行業基本面改善預期差較大,市場情緒、配置比例均處于低點,正是戰略性配置軍工板塊的較佳時機。建議標的兩極配置(產業鏈龍頭+優質民參軍),首選國家隊龍頭。
另外,第三批混改名單已完成遴選,短期可關注軍工混改帶來的階段性機會。建議關注南船、兵器、兵裝、航天的小市值公司,例如中船科技(18.790, -0.11, -0.58%)、長春一東(29.780, 0.09, 0.30%)、北方股份(26.180, 0.01, 0.04%)、航天晨光(14.230, 0.06, 0.42%)、康拓紅外(12.800, 0.01, 0.08%)、湖南天雁(9.860, 0.04, 0.41%)等。
4、重點推薦組合
軍工概念龍頭股一覽:
國家隊龍頭:中直股份(44.050, 0.34, 0.78%)、中航機電(11.800, -0.08, -0.67%)、中航光電(38.130, 0.93, 2.50%)、中國動力(25.250, 0.21, 0.84%)、國睿科技(27.190, 0.69, 2.60%);
優質民參軍:天銀機電(15.560, 0.24, 1.57%)、銀河電子(8.850, 0.15, 1.72%)、航新科技(27.750, 0.02, 0.07%)、海蘭信(21.860, -0.13, -0.59%)。
一、每周板塊數據回顧
1.1 板塊指數
本周上證綜指下跌0.11 %,收于3349點。同期中證軍工指數(9796.231, 46.52, 0.48%)上漲1.68%,收于9750點,跑贏大盤1.79個百分點。從行業板塊來看,通信、電子元器、家電等板塊漲幅居前,石油石化、煤炭、鋼鐵等板塊跌幅居前。
1.2 個股表現
軍工概念股票一覽表:
本周表現位居前十位的個股為:新勁剛(64.150, 0.00, 0.00%)(38.61%)、華舟應急(23.980, 0.57, 2.43%)(23.02%)、晨曦航空(45.800, -0.37, -0.80%)(15.37%)、盛路通信(14.380, 0.41, 2.93%)(14.41%)、太陽鳥(14.870, -0.43, -2.81%)(14.35%)、康拓紅外(13.69%)、特發信息(12.860, 0.12, 0.94%)(13.14%)、中航機電(9.39%)、中科曙光(38.390, 1.50, 4.07%)(8.79%)、海蘭信(8.06%)。
本周表現位居后十位的個股為:愛樂達(78.200, -0.31, -0.39%)(-11.62%)、凌云股份(18.800, 0.37, 2.01%)(-7.80%)、東土科技(15.420, 0.03, 0.19%)(-6.73%)、盾安環境(10.410, 0.11, 1.07%)(-6.28%)、同有科技(15.630, 0.43, 2.83%)(-5.82%)、中利集團(14.490, 0.09, 0.62%)(-5.39%)、億利達(12.810, 0.08, 0.63%)(-5.00%)、軸研科技(10.400, 0.03, 0.29%)(-4.69%)、奧普光電(19.990, 0.57, 2.94%)(-4.57%)、云南鍺業(12.210, 0.18, 1.50%)(-4.14%)。
1.3 板塊估值
板塊估值方面,軍工板塊整體估值為84倍,處于歷史中部水平;若不包含船舶板塊,整體估值為70倍,處于歷史中下部水平。從上市公司屬性來看,軍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為102倍,高于軍民融合類上市公司69倍的估值水平;分板塊來看,船舶板塊、材料及加工板塊估值高于整體水平,航空板塊估值水平與整體相近,國防信息化、地面兵裝、核電與航天板塊估值水平較低。
1.4 融資余額
在融資余額方面,軍工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占A股比例為4.31%,總市值占A股比例為2.87%,若剔除金融、地產板塊,軍工板塊占比更高。目前軍工板塊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比例為4.62%,基本是A股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處于市場高位,其中大市值標的融資比例普遍低于軍工板塊平均水平,融資買入意愿較低。
與上周相比,A股融資標的數量不變,融資余額下降至9066.84億元,融資余額占比下降至2.48%。本周軍工板塊融資標的數量與上周相同,融資余額下降至411.22億元,融資余額占比下降至4.62%。從融資標的數量上看,軍工板塊占A股比例維持在4.84%;軍工融資余額占A股融資余額比例上升至4.54%。
1.5 新股跟蹤
二、核心觀點
2.1 本周觀點
9月28日下午,在國防部9月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自珠海航展亮相以來頻繁曝光,請問殲-20何時能夠正式列裝?近日,2021號殲-20首飛的圖片在網上廣泛流傳,有報道稱該機已經換裝了國產“太行”發動機,請予以證實并介紹相關情況。
針對此問題,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稱,目前殲-20飛機已經列裝部隊,試驗試飛工作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
本周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是:1、殲20的發展歷程以及未來列裝需求? 2、殲20列裝帶來的產業鏈相關投資機會? 3、當前軍工板塊的投資策略?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的觀點如下:
2.1.1 殲-20正式列裝部隊,試飛工作順利推進
9月28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在國防部9月例行記者會上稱,目前殲-20飛機已經列裝部隊,試驗試飛工作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
殲-20又名威龍,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生產、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單座、雙發、鴨式氣動布局第四代重型隱形戰機。殲-20用于接替殲-10、殲-11等中國第三代戰斗機,于1997年美國第四代戰斗機F22首飛的同年正式立項,經過工程技術人員的奮發努力和國家的大力支持,首架技術工程驗證機于2009年制造成功,并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黃田壩軍用機場實現首飛。
殲-20設計機體較大。殲-20長約21米,翼展約14米,推測可提供較大的空間布置內置彈艙和油艙。由于較大的燃料酬載,故較適合遠航。也由于其較大的機體,據推測應配合較大推力的發動機,或預備日后的升級空間。
作戰能力突出。殲-20在設計布局上,采用雙激渦流升力體邊條翼鴨式氣動布局,使飛機擁有較優秀的超音速控制率,良好的大仰角升力特性,較大的瞬時攻角與滾轉率。該機外形具有較佳的低可探測設計,按其針對機動能力進行強化的思路,預計該機可能擁有反介入、奪取制空權的重點戰術目的。根據2016年11月12日的官方報導,殲-20裝有與霹靂10格斗短距導彈配合的頭盔瞄準器,能實現越肩向側向后攻擊。
殲-20原型機鈦用量達20%、復合材料用量達29%,相比中國第三代重型戰斗機殲-11B分別僅為15%和9%的水平有較大提高。此外,殲-20采用了國際先進的液態感溫技術、氣動伺服控制技術取代鉑電阻感溫技術、電機作動技術,并采用部件原位檢測技術。
2016年11月珠海航展亮相后表明殲-20已經幾乎達到實戰能力,11月2日央視專題節目稱其隱身涂料優于F-22,同時航電雷達系統由于研發時間較晚,相比F-22于九十年代末設計只能采用當時的電子科技,技術更為成熟因此擁有較高水準;11月中旬央視專題節目稱目前發動機為過渡型號,最終將有新的發動機研制完成換裝,擁有與F-22同等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是未來的目標。
殲20或即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相關專家表示,殲-20戰機列裝部隊,意味該機已經定型,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部隊接收飛機后,將進行部隊使用試飛,形成飛行手冊、飛行條令,以及維護保障手冊。試飛完成后,進行戰機各項戰術、技術指標確定,殲-20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2.1.2軍機換代需求強烈,殲20未來市場空間或超2000億元
2015年中國首次將空軍定位為戰略軍種,遠程攻擊、戰略空運、中遠程反導等核心能力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國空軍正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所需的空天防御力量體系,提高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信息對抗、空降作戰、戰略投送和綜合保障能力,由“國土防御”向“空天一體、攻防兼備”加速轉變。
據英國《Flight global 2017》統計,全球共擁有現役軍用飛機53000余架,美國、俄羅斯、中國的數量占據前三位。美國防部發布的《2017中國軍力報告》顯示,我國軍用飛機約有2700余架,其中現役戰斗機1700架。就飛機數量而言,我國目前戰斗機數量為美國同期一半左右,在數量上都遠遠落后于美國,且約40%至50%的軍用飛機面臨退役,裝備建設需求十分迫切。
從中美戰斗機機型分布可以發現,美國的三代機(F-15、F-16)合計1226架,占比65%;四代機(F-22、F-35)合計193架,占比10%。而我國二代機(J-7、J-8)僅有484架,占比37%,三代機(J-10、J-11)僅有509架,占比僅39%,僅為美國數量的40%,四代機(J-31、J-20等)的列裝剛剛起步。從數量與代系兩方面看,我國現役戰斗機仍與美國有較大空間。未來我國二代機將完全退出裝備序列,主力戰機將以三代機為主并逐漸向四代機過渡。我們預計未來20年,我國空軍現有戰機有40%-50%面臨退役,剩余老戰機約有1144架,新增三代機約1000架,四代機500架左右。若以美國同代系戰機價格的3/4計算,我國三代機單價約為0.28億美元,四代機單價約為1.10億美元,未來20年我國戰斗機新增市場空間約為830億美元。
在我國現有的第四代戰斗機中,殲20作為裝備進程最快的機型現已正式進入空軍序列,主要承擔對空、對海主權維護、護航及遠程空戰等任務。當前空戰主要考驗戰機信息化及超遠距離作戰能力,對戰機信息化、電子戰等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國現役戰機無法完全滿足空軍作戰需求,以三代機為主的空中力量與周邊國家相比優勢已不明顯。在我國周邊局勢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以殲20為首的新型戰斗機列裝需求日趨迫切。我們保守估計,未來20年我國殲20列裝總量將達到約300架,若按照1.10億美元的單價計算,未來20年殲20新增市場空間約為3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過2000億元。
2.1.3 新機列裝提振短期業績,支撐產業鏈長期發展
美國軍工產業目前處于世界領先位置,雖然美國軍工集團在體系上與中國存在較大差異,但裝備制造產業鏈基本相同。我們以F-22、F-35兩款美國空軍列裝的主戰飛機為例,分析新型裝備列裝對于軍工產業鏈內公司業績的影響。
F-22“猛禽”戰斗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下簡稱“洛馬”)作為主承包商研制的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斗機。洛克希德·馬丁,負責設計大部分機身、武器系統、通信系統和F-22的最終組裝。該機型由兩臺普惠F119-PW-100后燃渦輪風扇發動機驅動,每臺發動機提供35,000磅的推力。關鍵的航電設備包括BAE系統AN / ALR-94雷達警報接收器(RWR)和AN / ALE-52對策分配器,諾斯羅普·格魯曼AN / APG-77 AESA雷達系統以及洛克希德馬丁AN / AAR-56 MLD導彈預警系統(MWS)。2003年,F-22項目從開發活動轉向低速初始生產的早期階段,相關公司業績均有較大提升。
F-35“閃電Ⅱ”聯合攻擊戰斗機是一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及生產的單座單發戰斗機,主要用于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F-35的機身由洛馬、BAE系統公司及大量外包公司完成,配備F135系列發動機。F-35有四大關鍵機載電子系統——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英航宇系統公司(BAE)的綜合電子戰系統及洛馬公司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在2011年完成9架首次交付后, F-35生產線全面提速,在2012及2013年分別交付了29和35架飛機,對相關企業業績提振作用明顯。
新裝備列裝提振短期業績,支撐長期增長。在美國五代機列裝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各企業都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新機型開始生產或生產提速后,產業鏈內絕大多數公司短期業績均出現跳躍式成長,少數公司業績雖受其他產品拖累,但在新機型業績增量的推動下均維持低速增長。長期看來,在F-22與F-35集中列裝的4-5年時間中,相關軍工企業業績均呈現穩步上升態勢。我們認為,在新機型量產初期,產業鏈內上市公司受新品增量刺激,業績往往會出現較大幅度提升;在后續平穩量產階段,各細分領域供應商已相對固定,小批量多批次的軍品訂單將為上市公司長期業績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新機型市場增量巨大,關注列裝期間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投資機會。殲20作為我國裝備進度最快的四代機,未來將逐步取代殲10、殲11成為主力機型。雖然目前我國戰斗機仍處于以三代為主向四代過渡的階段,但由于殲-20單價約為國產三代機的4-5倍,殲-20逐步列裝帶來的市場空間顯著高于新增三代戰機。參照美國軍工行業以往的數據,在新機型列裝的不同階段,產業鏈內上市公司業績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1.4板塊進入戰略配置期,同時關注混改帶來的階段性機會
持續關注行業雙拐點進展。板塊進入戰略配置期。進入四季度,軍工行業內外影響因素逐漸向積極方面演變,正處于曙光乍現的黎明前夜。①外部因素:18年軍費增速受美國強軍政策影響有望觸底反彈,軍隊體制改革對于產業鏈業績的壓制有望在年底前基本消除;②內部因素:海空軍新型武器裝備列裝拐點逐漸臨近,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混改、定價機制等改革已處于實質突破的前夜。新裝備列裝新周期+軍改訂單補發效應將提升產業鏈業績預期,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混改、定價機制等改革將持續取得實質突破。當前市場對于行業基本面改善預期差較大,市場情緒、配置比例均處于低點,正是戰略性配置軍工板塊的較佳時機。
標的兩極配置,首選國家隊龍頭。板塊經歷上半年大幅下跌后,在行業基本面逐漸好轉的大背景下,正逐漸進入新的戰略配置期。我們認為,板塊內部分化將加劇,低估值、高成長、業績確定的公司將率先止跌反彈,部分高估值公司或將繼續調整;標的選擇上建議兩極配置:首選配置超跌、具備長期邏輯的國家隊產業鏈龍頭,還可關注低估值、技術門檻高、成長性確定的民參軍公司。
中國聯通(7.460, 0.04, 0.54%)混改落地吹響國企混改沖鋒號,第三批混改企業名單已完成遴選,短期可關注軍工混改帶來的階段性機會。建議關注南船、兵器、兵裝、航天的小市值公司,例如中船科技、長春一東、北方股份、航天晨光、康拓紅外、湖南天雁等。
2.2 中長期觀點
我們認為,2017年軍工板塊整體行情將會好于2016年,下半年或好于上半年。上半年以事件性刺激帶來的短期震蕩行情為主;展望下半年,新裝備列裝拐點的臨近+軍改影響的逐步消除將提升產業鏈的業績預期,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混改等軍工體制改革下半年或將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將提升市場的風險偏好。上述兩大因素的改善將成為驅動板塊展開持續性行情的基本面支撐。
我們認為,國防預算、周邊局勢、武器裝備建設、軍工體制改革、軍隊體制改革、板塊估值水平是影響軍工板塊的五大基本面因素。其中,武器裝備建設、軍工體制改革是最為關鍵的兩大因素,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相關進展!
1、 國防預算增速18年或將反彈
2017年我國國防預算同比增長7.0%,相較于16年的7.6%出現小幅下滑。雖然17年增速處于近年較低水平,但絕對額仍持續增長,總體量已突破萬億水平。我們判斷全球軍費將于18財年開啟新的增長周期,主要驅動因素在于特朗普取消美國國防預算上限,全球其他國家也將陸續增加國防預算支出。受全球大趨勢影響,2018年我國國防預算增速或將觸底反彈,恢復至8%左右。(詳情請參考軍工半月談第一期《軍費專題研究報告:國防預算增速小幅下滑,18年或將觸底反彈》,http://dwz.cn/5SjouH)
2、周邊局勢持續緊張已成常態,僅對板塊造成短期刺激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我國周邊局勢緊張已成為常態,短期發生戰爭概率較小。從近期敘利亞、朝核問題的走向來看,軍事沖突已不再是世界各國解決爭端的首要選擇,加強軍事威懾的最終目的仍是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即便未來我國周邊安全形勢有所惡化,也僅僅是從緊張升級為更加緊張,爆發戰爭的概率微乎其微。回溯歷史可以看出,由國際局勢緊張引發的板塊上漲持續時間較短,且事件過后往往會跟隨板塊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3、武器裝備建設持續推進,關注新產品列裝拐點到來
武器裝備建設持續推進,海空軍是重點投入方向。海軍未來將致力打造“兼具近海防御和遠海護衛”能力的遠洋海軍,空軍建設正由“國土防御”向“空天一體、攻防兼備”加速轉變,海空軍戰略轉變是新產品列裝的主要驅動力。17年是“十三五”第二年,新的采購周期即將開始,海空軍新產品逐漸接近列裝拐點。軍工集團旗下總裝/配套公司有望直接受益,相關產業鏈上下游的民參軍公司業績亦有望快速增長。
4、軍工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期待院所改制取得實質突破
軍工體制改革主要包括研究院所改制、軍工混改、軍民融合改革三大方向。研究院所改制是軍工體制改革的焦點,當前仍處于試點階段。據科工局官方表述,院所改制當前已形成初步分類方案,明確了首批轉制院所名單,后續將加快制定和出臺軍工科研院所轉制實施意見,積極穩妥推進軍工科研院所轉制實施。17年應重點關注配套政策、首批轉制實施細則的推出時點,院所改制有望在年底前取得實質突破。
軍工混改是軍工體制改革的新舉措,2017年必須取得實質性進展。發改委在8月18日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繼前兩批19家企業混改試點啟動之后,第三批混改企業名單已完成遴選,目前正在按程序報批。在前兩批19家試點企業中,軍工領域有7家企業。軍工集團混改試點主要在二級或二級以下子公司,集中在純民品及競爭性較強的領域,混改進程的推進或將帶來板塊短期的階段性行情。
軍民融合改革始終處于快速推進狀態,進展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已于年初成立,融委的成立將有效改變軍民融合多頭管理、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裝發部隨后出臺推進裝備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思路舉措,部署制定12條舉措45項任務;后續可關注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及相關配套政策的出臺。自上而下炒作軍民融合政策推出預期的階段已經過去,現在應注重自下而上挖掘細分產業鏈帶來的投資機會。
5、軍隊體制改革年底前基本落地,對產業鏈業績影響有望消除
軍隊體制改革主要是領導指揮體制改革,長期有利于理順軍隊指揮和管理體制,但相關部門的重新調整短中期影響產業鏈公司的軍品訂單執行節奏。目前軍隊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下半場,新的組織體系架構基本成型。全軍最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也已曝光,軍改主要部署或基本完成。軍隊體制改革或將在年底前基本落地,對產業鏈業績的壓制有望基本消除。
6、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中下部,融資余額比例高于其他行業
回溯板塊歷史估值變化可以發現,從2005年至今,軍工板塊估值經歷數輪波動。當前軍工板塊整體估值水平為80倍,處于歷史中下部水平。融資余額方面,目前軍工板塊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比例為4.69%,基本是A股平均水平的2倍,高于其他行業。其中大市值標的融資比例普遍低于軍工板塊平均水平,融資買入意愿較低。
2.3 重點覆蓋與推薦標的
1、國家隊龍頭:中直股份、中航機電、中航光電、國睿科技;
2、優質民參軍:天銀機電、銀河電子、航新科技、海蘭信。
三、一周行業動態
3.1國際動態
俄羅斯東部軍區開始舉行大規模空軍演習。新華社26日電,俄羅斯東部軍區部署在俄遠東地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和濱海邊疆區的多型戰機參與此次演習。俄東部軍區管轄后貝加爾地區和遠東地區所屬全部軍事力量,總部設在遠東城市哈巴羅夫斯克。
臺灣強化南沙太平島建設,將可停靠萬噸艦。臺灣聯合新聞網25日報道,太平島碼頭完工后,雖陸續有“海巡署”與海軍1000至3000噸艦艇完成泊靠作業,但當時碼頭設計目標是外側船席必須給近萬噸的海軍“旭海艦”或“磐石艦”泊靠。
俄火箭將為中國發射通信衛星,已完成準備工作。環球網26日電,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計劃于9月28日發射帶“和風-M”上面級和通信衛星亞洲九號(AsiaSat-9)的“質子-M”運載火箭,已完成加注燃料程序,并安裝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的發射臺上。
俄羅斯副外長表示無法接受美國在沒有拿出相關證據的情況下無端指責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新華社莫斯科9月25日電,里亞布科夫表示俄羅斯多次重申在聯合國安理會不擴散核武器會議上的所有要點,以及俄在此方面應盡的責任。而美方多次無端指責俄羅斯違反相關條約,并且不能提供任何有力證據。
印防長與美國防長舉行會談,表示希望深化兩國反恐與防務合作。新華社新德里9月26日電(記者 胡曉明)印度女防長西塔拉曼26日與到訪的美國防長馬蒂斯舉行會談,雙方表示印美戰略防務伙伴關系正進入新階段。西塔拉曼在會談后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兩國防長當天就加強雙邊防務合作舉行了“全面的會談”。
朝鮮呼吁全民族遵循宣言精神,共同構筑半島持久和平體制。新華軍事網27日電,“實踐6⋅15共同宣言民族共同委員會”北方委員會、南方委員會和海外委員會當天通過朝中社發表聯合呼吁書說,《10⋅4宣言》以《6⋅15共同宣言》為基礎,描繪了北南關系發展與和平繁榮的藍圖,在營造北南信任、促進北南關系在各領域全面發展、建立朝鮮半島和平體制等方面闡明了實踐方法。
俄總統普京下達指令,俄庫存化學武器已全部銷毀 。人民網(13.990, 0.15, 1.08%)28日電,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視頻連線,向位于烏德穆爾特共和國的銷毀工廠下達銷毀最后一批庫存化學武器的指令。至此,俄羅斯所有化學武器已全部銷毀。他稱贊這是“歷史性事件”,并且敦促美國予以效仿。
美財政部宣布對“參與支持”朝鮮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朝鮮8家銀行和26名公民實施制裁。新華社28日電,美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受到制裁的個人是朝鮮銀行在海外辦事處代表。根據制裁措施,受到制裁的個人在美國境內資產將被凍結。美方希望通過此舉推動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
中巴軍演中,我軍殲11B曾以1敵2擊敗巴鐵梟龍戰機。新浪軍事29日電,“雄鷹-Ⅵ”中巴空軍聯訓中,空軍航空兵某旅副參謀長辛鑫,憑借精湛的飛行技巧,贏得了同乘的巴基斯坦南部空軍司令哈希布少將的稱贊。
中國海軍第二十六批護航編隊訪問英國。新聞網4日電,在圓滿結束對丹麥的友好訪問后,由編隊指揮員王仲才、政治委員徐四清率領的中國海軍第二十六批護航編隊當日起開始對英國進行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第四次訪英,也是首次靠泊倫敦港對英國進行友好訪問。
俄空襲敘利亞IS分子,造成至少120人身亡。法新社10月7日電,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在過去的24小時中,俄羅斯對在敘利亞的“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進行了一系列的空襲,大約有120名IS武裝人員死亡,其中包括60名外國雇傭軍。
中國駐菲大使:中國無意以武力解決南海爭議。環球網10月7日電,中國駐菲大使趙鑒華昨天表示,中國將遵守“南海共同行為宣言”的約束,無意以武力手段解決南海爭議。趙鑒華大使昨天在菲武裝部隊總部表示,中國承諾以和平方式處理南海爭議,即使是在軍事上,中國也持續加強與南海主權聲索國間的關系,包括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
3.2 國內動態
外交部發言人在25日進行例行記者會。外交部25日電,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半島局勢已經高度復雜、敏感、嚴峻,只有有關各方都負起應負的責任、謹言慎行、相向而行,才能為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半島核問題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中方一貫支持朝韓雙方加強接觸交流,希望韓方對朝鮮人道主義援助的有關做法有利于半島北南雙方改善關系,有利于推動緩和半島局勢。
外交部在26日舉行記者招待會。外交部26日電,發言人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方贊成康京和外長所說的,制裁和施壓不是為了打倒朝鮮,希望美韓雙方能切實把這些承諾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航天科技(28.990, 0.26, 0.90%)集團四院7414廠大直徑鋁合金筒體研制成功,成為航空工業某用戶合格供方。7414廠依托設備和技術優勢,成功研制出國內規格最大的鋁合金旋壓筒形件,成為航空工業某用戶合格供方,從而使該廠旋壓加工技術應用進入航空大型零部件制造領域。
外交部27日舉行例行記者會。中方始終堅持半島無核化目標,也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半島核問題,希望有關各方都避免采取可能激化矛盾、導致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言行。
商飛C919大型客機已累計獲得730架訂單,空客波音雙雄壟斷格局即將告終。人民網27日電,C919相對便宜——據報售價將比競爭對手低10%——且設計質量足夠良好,不但適用于中國,還適用于其他空中旅行正迅猛增長的新興市場。
航天科技集團43所牽頭組建的陜西先進復合材料軍民融合產業聯盟獲陜西省國防科工辦批復,正式啟動。該聯盟由陜西省內13家與復合材料相關的軍工集團公司、民營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構成,有效推動市場優化和資源共享。
國防部28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28日電,國防部發言人會上表示:殲-20飛機已列裝部隊,試驗試飛工作正按計劃順利推進;中國第二艘航母正按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并全面開展系泊試驗,相關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外交部發言人在28日舉行例行記者招待會。會上表示,中方有完備的軍品出口管制法律法規體系,對包括軍用無人機在內的所有軍品出口采取慎重和負責任的態度。
國防科工局: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9月29日12時2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3.3裝備動態
印計劃采購22架美MQ-9B海上型號和70架升級版F-16戰機。人民網25日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本周一啟動對印度為期兩天的訪問,以此推進落實兩國間的軍售。除確定引進的“海上衛士”之外,印度還希望引進美國的“復仇者”無人機,為此印度空軍已向美國政府正式致函,這筆采購總價值可能高達80億美元。
國產彩虹-5無人機進行實彈打靶試驗,已實現小批量生產。環球時報25日電,國產“彩虹-5”無人機在西北戈壁成功進行導彈實彈打靶試驗。“彩虹-5”是由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研制的最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
韓美總統已達成協議,韓國將從美國采購包括F-35A在內的大批尖端裝備。環球軍事25日電,韓國已與美國簽訂裝備購買合同,將從美國引進F-35A隱形戰斗機、“愛國者”導彈、宙斯盾驅逐艦(應為零件)和“全球鷹”無人偵察機。此外,韓國還將購買P-8“海神”反潛巡邏機和各種精密制導導彈等。
美國防部表示,將花費51億美元與英國一同研發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計劃于2031年服役。網易新聞25日電,國防部和美國通用動力電船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51億美元的合同,要求后者完成新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綜合生產和程序開發”工作,即承擔新潛艇的設計、建造、測試和維護等所有相關任務。
俄羅斯成功試射“白楊RS-12M”系列洲際彈道導彈,以檢驗大規模換裝此種彈頭的可行性。新華網(28.450, 0.05, 0.18%)27日電,俄戰略火箭軍野戰連隊從位于阿斯特拉罕州的靶場發射了一枚“白楊RS-12M”系列洲際彈道導彈,導彈彈頭成功命中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一靶場內的預定目標。在試驗過程中成功收集了彈頭的飛行數據,這些數據將進一步用于開發突破敵人反導系統的有效武器。
國產大型客機C919完成第二次試飛,飛行空域較首飛擴大一倍。新華社上海9月28日電,國產大型客機C919第10101架機在上海浦東機場第四跑道起飛,經過2小時46分鐘飛行,順利完成起落架收放等初始檢查試飛任務。C919完成的第二次試飛任務,飛行高度達到1萬英尺,飛行時間是首飛飛行時間的兩倍以上,試飛空域比首飛時擴大一倍。
俄媒:俄中合研寬體客機預計將于2025年實現首飛。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26日電,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第一副總裁亞歷山大·圖利亞科夫26日向記者表示,俄中寬體遠程客機預計將于2025年實現首飛。
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10101架機在上海浦東機場完成一架次檢飛任務,ARJ21新支線飛機107架機在上海大場機場完成一架次生產試飛任務。環球網29日電,C919飛機10101架機于上午7:22在浦東機場第四跑道起飛,經過2小時46分鐘飛行,于10:08降落,順利完成起落架收放等初始檢查試飛任務。
美批準向沙特 出售“薩德”。網易新聞8日電,美國國防部防務安全合作局10月6日發表聲明說,美國國務院已批準向沙特阿拉伯出售總價值約為150億美元的“薩德”反導系統及相關配套設備。
美國批準對日出售56枚AIM-120C導彈 ,總金額達1.13億美元。 日本政府要求美國出售56枚AIM-120C-7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包括相關技術和后勤支持、維修服務等,總價約1.13億美元。聲明稱,此次軍售意在滿足美國一個主要盟友和伙伴國的安全和防務需求,以支持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聲明稱日本將繼續是促進亞太地區和平、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更新時間:2017-10-09 10:09:53)
熱點推薦: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