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教你玩股票
- 軟件類別: 金融書籍
- 授權方式: 免費版
- 軟件評級: ★★★★★
- 軟件語言: 簡體中文
- 軟件大小: 14486KB
- 解壓密碼: www.waiben.cn
尋找消費壟斷型企業,選擇股票是取得投資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選股要有戰略眼光,善于發現地下的黃金。這第一步邁不開,走不好,投資成功就無從談起。巴菲特投資的成功就在于能夠準確選擇投資對象。
巴菲特選擇投資對象的時候特別注重公司的業務種類,對那些從事具有消費壟斷業務的公司情有獨鐘,他認為這類公司相對于從事普通業務的公司具有獲利潛力和發展前景。這類企業即便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也由于其所從事的業務具有消費壟斷,而不會對其獲利能力有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這類企業的獲利在任何情況下都比從事普通業務而不具有消費壟斷的公司要穩定得多、有保障得多,投資于這類企業風險較小,
獲利有保障。
20世紀40年代后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勞倫斯•布魯伯格發表了題為《商譽的投資價值>的論文,文中著重指出消費壟斷型企業的投資價值。通過對消費壟斷型企業和普通企業的比較,布魯伯格認為,企業便利的地理位置、彬彬有禮的雇員、便捷的送貨服務、令人滿意的產品品質等因素令消費者信賴,從而產生一種心理狀態——商譽意識。消費者的商譽意識帶來了消費壟斷。而商譽意識雖然只是一種消費心理狀態,但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卻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它常常驅使消費者對某些商品產生一種信任,只購買某幾種甚至某種商品。
這樣就會給企業帶來驚喜:更高的權益收益率、利潤的增長、良好的業績等等,此類公司的股票自然會受到追加,股價也會隨之上漲。這類公司即使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也會有突出的表現。巴菲特接受了這一理論觀點,并在投資過程中堅持運用,當做挑選投資企業的重要標準來實施。
這便造成了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中幾乎數十年不變的只有八家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在巴菲特眼中都具有消費壟斷,在消費者心中都是具有長久吸引力的消費品牌,能夠使消費者產生“商譽意識”。為了檢驗某個企業是否存在消費壟斷,是否足以使消費者心中產生“商譽意識”,巴菲特參考布魯格的理論,發明了一種方法。
他設計的問題是:如果有幾十億資金和在全國50名頂尖經理中挑選的權利,能開創一個企業并且成功地與目標企業競爭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這個企業就具有某種類型的消費壟斷,是一個消費壟斷型企業。對于自己選定的投資企業,巴菲特常常引以為自豪:別的企業能和《華爾街日報》競爭嗎?你可能耗盡了心思,花費了幾十億資金,但你仍不能減少它的讀者人數!沒有人能創辦一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