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背離
大勢背離,期貨行業常用術語。一般而言,當市場整體大勢處于調整、反彈[1]或橫向整理的階段時,個別合約(或個股)出現放量突破是假突破的可能性較大;而當大勢處于較為明朗的情況下,個別合約(或個股)順勢出現真突破的可能性較大。 國家統計局的有關統計顯示,今年國內房地產業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增長幅度超過去年:土地開發面積同比增長52.7%,竣工面積增長20.4%,開發投資增長32.9%。就銷售價格來看,平均銷售價格每平方米2301元,與去年持平,住宅銷售價格每平方米達到2340元,超過去年水平。(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與此同時,今年房地產業上市公司的半年報顯示的業績狀況卻與全國房地產大勢嚴重背離。截止8月23日,深、滬交易所上市的36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中有31家公布了半年報,其中僅有7家公司業績出現同比增長。另一份來自南方證券研究員的統計,深滬交易所上市公司中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公司超過70家,大部分半年業績同比下降。
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半年業績與國內房地產的大勢背離。萬科總經理郁亮對此的解釋是受結算面積的限制。萬科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6.6%。但實際上,上半年銷售面積達到60.1萬平方米,增長幅度為41.08%,超過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但項目竣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僅結算36.1萬平方米。有關人士表示,房地產行業有其特殊性,一般建設周期長,結算面積的不均衡導致全年業績甚至年度業績的不均衡。(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上半年業績大幅下降的金地集團董事會秘書郭國強認為,大勢背離造成房地產公司業績不穩定的另一原因是收益結構。他說,目前國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收益主要以房地產開發銷售為主,缺乏其他穩定收益。拿香港著名房地產上市公司新鴻基來說,該公司去年的利潤中,出租物業就占到了40%。
今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受阻,大勢背離,被認為是導致上市公司缺乏均衡半年業績的動力。國泰君安研究員張宇舉例說,按照最新規定,幾家籌備再融資的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或失去再融資資格、或再融資規模變小,對于資金密集性行業來說實在是打擊不小。
此外,隨著土地政策由計劃供給向市場化供給的轉軌,以往靠吃政策偏飯的房地產公司成本上升、業績下降,面臨嚴峻挑戰。深圳一家房地產公司去年的收益全部由自有土地開發項目取得,利潤豐厚。今年開發的土地則全部為拍賣所得,致使利潤大幅下降。盡管房地產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整體下降,但有關人士判斷,2002年房地產板塊全年業績增長是可以預期的。
首先,結算面積有限使部分呈增長態勢的房地產公司業績沒有在半年度得到體現。除萬科外,還有世茂股份、金地集團等。大勢背離業績不均衡較為突出的金地集團,年內開發的只有2個項目,半年度利潤同比下降72.63%。該公司董事會秘書郭國強表示,按照計劃,金地今年的業績將保持穩定增長。其次,全國中等城市房地產市場啟動,一方面使以往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重點城市開發的地產公司收益;另一方面也使重點城市房地產公司向中等城市戰略轉移獲得成功。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前提是,大師背離,與其他上市公司一樣,去年房地產上市公司進行了大比例的計提壞帳,計提損失,降低了去年利潤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