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盤
現貨電子盤是從現貨交易發展起來的。什么是現貨交易?打個比方:你花一萬元買一噸玉米, 就叫現貨交易了,其實就是實體商品即時交易。而這個實體交易有兩個缺點: 一、不同地區的交易會有運輸等困難;二、信息不同時,北方玉米緊缺可能南方玉米還比較豐富,這就造成了同貨不同價。 為此,國家為了促進大宗商品的流通,合理配置商品資源,就推出了現貨電子盤,其實也叫做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現貨電子盤是以商品現貨倉單(一種交易的有價憑證)為交易標的,通過計算機網絡組織的同貨異地同步交易,市場統一結算的交易方式,是一種把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有機的結合起來的市場交易形式。
電子盤是通過計算機撮合成交的一種自動化競價方式。與公開叫價相比,電子盤交易有以下優勢:
1.提高了交易速度;
2.降低了市場參與者的交易成本;
3.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增加交易品種,擴大市場覆蓋面,延長交易時間從而使價格更具連續性;
4.使交易更加公平,無論市場參與者是否居住在同一城市,只要通過許可都可以參與同一市場的交易;
5.具有更高的市場透明度與較低的交易差錯率;
6.部分取代交易大廳和經紀人。
目前,在全球的期貨交易中,電子盤交易的使用有兩種情況:
一是作為交易所合約買賣的唯一競價方式用于日常的交易中。我國的期貨交易所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設在百慕大的國際期貨交易所是一個電子化的期貨交易所,世界各地的計算機終端和交易所主機聯網后都可以向主機輸入買賣合約的信息,由主機自動撮合成交。交易的結算由英國的國際商品結算所有限公司代為進行。西歐一些國家的交易所也以這種方式作為本交易所唯一的競價方式。
另一種情況是,在日常正規的交易中仍然采用公開叫價,同時為了吸引國外特別是其他時區的交易者,在每日下午的正常交易時間之外增設電子盤交易,利用電子交易方式讓外國的交易者也可以買賣本交易所的期貨合約。如芝加哥交易所通過開設電子盤交易系統,吸引其他地區的交易者買賣芝加哥交易所合約。電子化交易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和國際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飛速發展,現在幾乎所有的交易所都有自己的電子化交易平臺。每年電子化交易的交易量都非常巨大。
電子盤(IDE Flash Disk)是具備高效能,高穩定度的快速記憶體儲存媒體元件,為時下效能成本比最優異的記憶體儲存媒體解決方案。具有取代傳統硬盤的多項優勢,其采用符合IDE/ATA工業標準介面的控制技術,不需額外或專利的軟件,免除修改設定的必要,操作更為簡易,功能亦更為靈活。電子盤可滿足高成長率的資訊家電市場,也預計將在資訊家電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電子盤能提供原始的、高性能的和高可靠的數據儲存,即使是在惡劣的條件下工作—惡劣的溫度、撞擊、震動、干擾等,也不會對數據構成威脅。它克服了機械硬盤的弊病,廣泛用于工業控制、公共安全、電信、軍工、航空等高可靠性的數據領域,且電子盤的體積小、存儲空間靈活、費用低等優點,也廣泛的用于民用領域。比如主板,顯卡,聲卡生產廠用硬盤裝測試軟件,需要頻繁開關機,易損壞硬盤。電子盤不同于機械式硬盤,可以頻繁開關機而不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