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融通
轉融通業務是指證券金融公司借入證券、籌得資金后,再轉借給證券公司,為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資金和證券來源,包括轉融券業務和轉融資業務兩部分。但與轉融資相比,轉融券業務的制度安排和實施方案的設計更為復雜。融資融券業務主要是券商把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出借給客戶,轉融通則是券商向金融公司借入資金和證券后再轉借給客戶。
2012年8月29日,證金公司發布通知稱將于2012年8月30日正式啟動轉融通業務試點,先行辦理轉融資業務。
所謂“轉融通”業務是指證券金融公司借入證券、籌得資金后,再轉借給證券公司,為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資金和證券來源,包括轉融券業務和轉融資業務兩部分。但與轉融資相比,轉融券業務的制度安排和實施方案的設計更為復雜。要實現轉融通,必須有借入與借出。具體而言,不存在被禁止或限制進入證券市場或參與轉融通證券融出業務、且最近三年內沒有與證券交易相關的重大違法違規記錄的上市公司機構股東均可以充當出借人,將所持證券交給證券金融公司,然后再由證券金融公司交給券商,開展融券活動。具體來說,投資者以部分自有資金(或證券)以及向金融機構借入的其余部分資金(或證券)買入(或賣出)某種證券,其不足部分,即向證券金融機構借入的墊付款(或證券)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的,這是證券金融機構與投資者之間形成的第一重信用關系。另一方面,證券金融機構墊付的差價款在多數情況下是向銀行的貸款或在貨幣市場上的融資,這稱為轉融通,包括資金轉融通和證券轉融通。在轉融通的過程中便形成了在銀行及其他授信方與證券金融機構之間的第二重信用關系。
中國證監會融資融券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聶慶平2011年11月15日在出席第四屆指數與指數化投資論壇時透露,融資融券轉融通業務的準備工作目前正在進行,未來將適時推出。 自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以來,業界就一直在期盼轉融通業務的推出。而監管層也多次表示,將適時推出這項業務。
“融資融券目前的運營狀態推動了轉融通體制的出臺,融資和融券的比例極不協調這一現狀使得轉融通業務的成立更為迫切。”一券商融資融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融資額很大,融券額很小,有1400萬元,這和缺乏轉融通機制有一定關系,但不完全關聯,因為人們的心理偏好還在于做多。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確是缺乏券種。
從海外市場的經驗可以看出,轉融通業務對整個券商行業及資本市場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推出轉融通業務后,由于券商可以向證券金融公司融入資金或證券,其融資融券規模將會大幅提高。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推出轉融通業務,那么可供融資的資金及可供融券的股票數量都將是現在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其對市場將會產生真正的影響,甚至將撼動A股市場的根本模式。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具較為缺乏,無法有效地為股票資產保值、增值。而轉融通制度的建立,將使得以保值為目的變現拋售行為有所減少,或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小非”的變現沖動。同時,通過融資融券業務做大市場總盤子,也有助于消化“大小非”減持帶來的沖擊。
轉融通有關影響:
1、轉融通業務制度一旦確立,很可能意味著中國國內的融資融券業務將采取集中授信的專業融資公司模式,即證券公司通過專門的金融機構——證券融資公司進行融資融券。這里面包含兩層意思:一方面該公司可以通過自身的信用幫助證券公司融資;另一方面,養老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可以通過其出借手中的股票,幫助證券公司融券。而轉融通制度的建立和專業金融公司的加入,融資融券業務的規模也將得到迅速擴大。
2、同時,轉融通制度建立后,除了養老基金、保險資金外,國有上市公司大股東也可以在符合國資監管要求的基礎上,將所持股份按一定比例參與轉融通。
3、此外,轉融通制度的建立,將使得以保值為目的變現拋售行為有所減少,或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小非”的變現沖動。通過融資融券業務做大市場總盤子,也有助于消化“大小非”減持帶來的沖擊。
4、轉融通業務將拓寬融資融券業務的資金和證券來源,同時利好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對于證券公司而言,轉融通業務將刺激融資融券業務總量的增長。